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体小、个体弱但能正常返青的二、三类麦田,在返青前后以中耕锄划为主,要多次浅锄、细锄,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 在水肥管理上,改推迟春一水为提早春一水到返青,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就可浇水,结合浇水,一般亩追尿素 1215 公斤。 这样可以巩固冬前分蘖,促成春季分蘖、壮大根系、增加叶面积系数,从而达到增加群体、提高亩穗数的目的。 3、一类苗麦田管理。 对墒情较好的一类壮苗麦田,返青期在管理上应以锄划为主,进行深耕,控制无效分蘖产生,减少养分无谓消耗,如果墒情允许可推迟春一水,期限到起身后期或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 1012 公斤。 4、防治病虫草害。 早春小麦病虫害防治以纹枯病、红蜘蛛和麦田杂草为重点,根据早春麦 3、田生态结构的基本特点,以保护利用麦田有益生物为重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之以化学防治。 具体防治指标和防治措施如下:小麦纹枯病,防治指标是田间病株率达到 15%,一般亩用 5%的井岗霉素 100150 毫升或 20%的粉诱宁乳油 50 毫升对水 40 公斤喷雾,隔 1015 天再喷一次。 小麦红蜘蛛,防治指标是每尺单行 200 头,在防治上以农业措施为主,结合麦田浇水振落,严重的可喷施三氯杀螨醇。 麦田杂草,结合麦田锄划,人工除草为主,杂草严重的地块可喷施除草剂进行化学锄草,一般亩用 10%的麦乐乐 8 克或 90%的巨星 对水 50 公斤喷雾也可。 5、对优质小麦田的调优栽培。 今年我市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 280 多万亩,在早春管理上要实施优种优法相配套的调优栽培措施。 根据水分、养分等环境条件对品种的影响,在早春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一是推广节水饱灌技术,减少浇水次数,浇好关键水;二是早春尽量少施氮肥,底肥充足的地块,一般在拔节期再追;三是以人工锄划、消除杂草为主。 其它管理措施与普通小麦基本相同。 专利查询。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相关推荐
墙件。 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 脚手架纵向水平杆应随立杆按步搭设,并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5) 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 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0第 ; (6) 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设置,并应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7)
. They’re in the door. 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 I’m hungry. What’s for dinner?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rice and soup. Everything’s ready. Can I help you? Pass me a plate, please.
2、高,划锄逐渐加深。 二、合理运筹好第一次肥水,促进各类麦田均衡增产。 晚茬麦田的肥水管理要因苗而异,对地力或墒情较差,群体不足的地块,可在返青期借墒追肥或开沟浇化肥水,以缓解旱情和促苗早发。 起身期重施肥水,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 2025 公斤。 地力好,基肥充足,群体较大的麦田,追肥浇水时间可推迟到拔节期。 墒情较好的壮苗麦田,肥水管理时间要根据地力、苗情而定。 土壤肥力较差
2、期,每公顷小麦用抗旱剂一号 750 克,对水 50 千克,充分溶解后进行超低量喷雾,可以缩小叶片上气孔的开张程度,降低蒸腾度,增强根系活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小麦产量。 三、防御干热风喷施?4 生根粉:在小麦拔节期,每公顷用15106?4 生根粉溶液 750千克叶面喷施,可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增强根系活力,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防御干热风;喷施苯氧乙酸:在小麦灌浆期,每公顷喷00106
10 二、经济、社会状况 10 三、生态环境现状 15 第三章 现状调查与评价 18 一、调查范围 18 二 、调查内容 18 三、调查方法 22 四、评价指标和方法 22 第四章 预测与目标确定 24 一、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24 二、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及基准数据 24 三、环境保护目标 26 第五章 环境功能区划分 28 一、基本原则 28 二、方法 29 三、类型 30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