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前旺长原因及防控措施内容摘要:

2、平方米施肥量应在原来的施肥基础上多施 10 千克尿素或 25 千克碳铵,若提高到 克尿素或 50 千克碳铵,甚者达 75 千克碳铵,可造成冬前旺长地块增多。 暖冬是引起小麦冬前旺长的最主要因素。 2004 年 1112 月份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偏暖,直至 12 月 21 日降雪后才开始降温,部分麦田特别是 10 月 510 日播种的适时麦及 9 月底、10 月初播种的抢墒早播麦,冬前分蘖多,生长过旺形成了旺苗。 冬前大于 0有效积温达到 850以上,超出小麦所需冬前适宜积温近 200左右,造成旺苗叶片超长超宽、主茎叶龄达 78 片叶。 二、防控措施根据各地多年以来的气候特点选用冬性强的优良品种,减少弱冬 3、性品种及春性强品种的种植面积。 适期晚播,减少早播和秋冬气候偏暖引起的冬前旺长。 根据品种冬性强弱确定播期的早晚,冬性强的品种可早播几天,半冬性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根据地力高低、品种分蘖力强弱、播期早晚科学确定播种量,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减少种子浪费,降低冬前形成旺苗的机率。 科学合理施肥,协调好氮、磷、钾肥的比例,不过量偏施氮肥,有条件的可测土施肥,减少施肥的盲目性和肥料的浪费。 发现有旺长苗头的麦田,在麦苗分蘖以后可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踩压,麦苗受到一定的伤害,起到暂时延缓小麦生长的作用。 对于旺长不严重的麦田可采用深耕断根法控制其生长。 在立冬前后选晴天的下午深耕 10 厘米左右,以切断部分根系,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抑制地上部分生长。 对于旺长严重有拔节趋势的麦田,可在分蘖结束后、上大冻之前选晴天下午用镇压器进行镇压,使部分麦苗受伤控旺长。 另外,牲畜啃青,可使麦苗的分蘖节外露,冬季来临后使麦苗受冻死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