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笔记内容摘要:

来咨询。 所以,应该关心当事人为什么来咨询,而不是事情的本身 ( 2)、鼓励当事人思考自己价值观的来源,从探讨中顿悟价值观与重建态度。 Berne《人玩的游戏》《你 ok,我 ok》 ( 3)、把了解到的事情和改变了的态度变为现实。 技巧 ( 1)、观察(图像式想象) 扩展意识范围,集中意识倾向 a、当事人突破安全感,交换整个过程(隐私) b、双方对当事人的自我作出评价,让他领 悟在许多方面受经验束缚。 c、虽然不能改变生活中的这些事情,却可以改变对这些事情的反应 d、自己并非注定有一个过去,也并非一定有一个与过去一样的将来 他的现在是由过去的期望决定的,未来由现在的期望决定,面对的应该是现在的期望 e、过于担忧死亡,难以歌颂生命 f、能够接受自己的限制,才能接受自己的价值 咨询师不应该对患者说具体该怎么办 人要是完美,就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2)、责任 使当事人明白自己用了什么方法来支配自己,鼓励当事人采取比现在更充实的存在方式 个人是生命的决定者,拒绝 把责任推卸给其他因素。 若推卸给别人,就是逃避选择的权利 无能=不会选择自由 当事人主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自己曾经用了什么方法,让别人控制了自己 鼓励当事人探索更充实的存在方式(更有价值感) .: “你已经以这种方式生活了很长时间,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能否换一种更充实的存在方式。 ” 缺乏一致性、真实性、可靠性 eg“我不想伤害他的 ” 这与自我意识有关 只有自我认同不良的人,才渴望得到别人的掌声 ( 3)追求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放弃这种追求方式) 当人有陌生感和 失落感时,最容易迎合别人的期望,用自己取悦别人,若这种取悦失败,则更痛苦,这是地位追逐的游戏。 ( 4)让当事人明白追求的意义。 受限制的存在是人们接受治疗的原因,人本主义认为,真正的存在是 “不中求是 ”——选择,被他们所选择的东西限制了,就放弃了他们再选择的权利,一天不作新的选择,一天不能好。 所以,要注重现在、具体的事,而不是那些伟大的理想 有存在就有选择,有选择就有期望,有期望就有焦虑,所以,焦虑是积极的,所以要忍耐、接受焦虑,而不是焦虑焦虑 在治疗中,如果当事人没有焦虑,则改变的机率很低。 焦虑 由不确定性引起,要忍耐不确定性,让当事人在焦虑中思考,接受焦虑。 ( 5)觉察死亡与存在的问题 死亡与存在纠缠,为了成长而放弃一些生活方式,不是生命的死亡,而是生活方式的死亡,必须让一些生活方式死亡,也就是不存在。 对存在人本主义的批评:缺乏严紧的科学精神 影响: 罗杰斯的 “镜子理论 ”——咨询师要让当事人明白自己是什么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问题(自我包括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 两种自我的差距是精神病的来源 现实我:三个自我的 体现 理想我: 它们之间差距小了会引起 自卑,差距大了会引起狂妄、精神分裂 自我扑克 完形(格式塔)治疗 Perls 一、主要概念 人性观 个人能有效的处理个人的生活,能够有效的觉察自己和周围的事物 Perls 名句: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立即体验而产生的 此时( the now) 不问 why,而问 what、 how,鼓励对现在的觉察 表现现在,从过去发展到现在,而不是纠缠于过去。 但不忽视过去,只是不把过去看成用过去解释现在,这是自欺欺人,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已经对过去赋予了某种意义。 未竟事物:一 件未做完的事,因为收到社会的压抑,人的情绪在过去的事件中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情绪体验没有充分表达。 把没有表达出来的充分表达,充分地体验。 逃避。 越悔恨,越逃避;缺乏 /掩盖想象力。 神经官能症的各个层次 从外到内:虚假层(迷失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 ——恐惧层(人们避免被别人看到自己否定的一面,担心暴露自己。 这是自我相对成熟,能看到自我人格否定的一面) ——僵局(当事人认为,没有别人帮助,没有环境支持,就无法生存成长。 所以人设法操控环境。 人要超越这种感觉) ——内爆层 ——爆发层(不为痛苦和快乐所束 缚,很理性) 往往,人的感情判断对于理性判断,但还常常认为自己的感情判断就是理性判断 接触与抗拒接触(自己的内心经验) ——自我防卫 Polster 抗拒接触的 5 种形式: ( 1)、内化:不加批评的接受别人的批评赞扬。 小时候培养出来的 “听大人的话 ”——懒惰、缺乏创造性 ( 2)、投射:不承认自我的某部分,反而投射到环境 (他人身上 )中去 ( 3)、回射:把我们愿意为别人做的事情转移到自己身上(因为怕攻击别人,所以攻击自己) .:受到批评后,本应该责备他人,却转为责备自己 “我该死 ” 自我批评:害 怕攻击别人而攻击自己 ( 4)、解迷:精神混乱现象 当事人的表述复杂混乱,却没有实质的东西 .:过分幽默、过于内化、过多发问 ( 5)、混淆:自我和环境的混淆(分不清内在体验和外在体验) 能量和能量障碍 精神和生理综合的能量,若不能把这种能量充分发挥出来,精神会处于紧张状况,且会通过生理变化表现发挥出来,而当事人并不自觉察出来。 Eg:强迫症。 ( 1)、能量的发挥要有价值 ( 2)、能量的发挥是否有障碍 ( 3)、寻找能量发挥被阻碍的方式 ( 4)、进一步寻找未竟事物 二、治疗的目标和过程 目标 ( 1)、对自己越来越多的觉察 ( 2)、承担自己拥有的经验,让 ………… 转移到自己的情感 ( 3)、发展技巧获得价值观,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又不伤害别人 ( 4)、觉察自己所以知觉、对知觉内容思考 ( 5)、能接纳自己行为的结果和责任 ( 6)、从受环境支持 转化为 内在支持 ( 7)、逐渐能向他人 求助 和向他人提供帮助 b 概括:马斯洛 ——生活是定型、沉浮 我们一直扮演我们的角色,却很少创造我们的存在。 治疗者功能和角色 向当事人挑战:促使当事人动用、觉察他的感觉,用眼睛、耳朵接 触当事人,而不是用抽象思考分析、判断。 Eg: 观察他抖手、脚、声音等分析他能量阻碍地方咨询,不需要太多理性。 过程:当事人承受起来,找出僵局,当事人纠缠的地方,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外在知识。 当事人总是扮演懦弱、愚蠢、无助的角色来操纵环境,而让咨询者扮演一个能者的角色。 所以,完形治疗拒绝同情当事人的遭遇。 三、语言技术(重要) 关注当事人语言的特点 它说( it talks) eg: “现在交 朋友 很难啊 ” 你说( you talk) eg:甲: “你穿得挺好看的 ”乙: “你要是穿得不好看,别人会看着 你的 ” “你 ”泛指所有人 提问题 当事人会因为咨询者回答不出问题而得意 所以,应该要让当事人用陈述句陈述自己的问题。 罗杰斯认为有的问题反映了咨询者的价值观 eg:你为什么去减肥。 or 你为什么不去减肥。 否定语言的力量 当事人: “不愿 …… 但是 ……” 一方面把自己限定在某个角色,另一方面又否定该角色的价值。 咨询者应该引导当事人用这样的陈述表达: “可能 …… 也许 ……” 把绝对的语言改为相对的语言 判断当事人有否改变的标准:当事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在语义上是否发生了变化 eg:绝对的语 言转化成相对的语言 四、方法与技术 对话练习 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把当事人的理解表现出来。 通过两者立场的斗争来达到平衡 典型形式: hot chair(空椅子)技术 辅导员必须控制当事人对这另外一张椅子谈话,使当事人可以站在对方角色的立场思考,可以体会对方的立场,使内心达到平衡,承担相反的观念。 (所以,在争论时,让对方重复你讲的话是有用的) 绕圈子(团体治疗) 先由辅导员讲一句话,再依次把这句话传下去,那句话要有反有正。 (如何确定。 ) 指导语+讨论 仔细考虑,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行 为,冲击性大,平时人们不会随便,不敢说碍于情面不能说 eg( 1)、 “我不喜欢你,你熄了灯还讲话,我希望你改变,我们做好朋友 ” 讨论:当你批评别人和被别人批评时的感受如何。 “我负责 ”(先陈述一句话,再加上一句 “我对这件事负责 ”) 建立自我责任感,纯 机械 方法,避免当事人自己感觉的投射。 eg:我感到很无聊,但我会对这样的无聊负责 投射 Perls 认为,个体容易看得别人身上的缺点,因为这正是自己身上的缺点的投射 ——讨厌别人,其实是讨厌自己 倒转技术(体验与当事人相反的行为 )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另外一面 eg:让认为自己很温柔、顺从的人表演一个女巫(邪恶、叛逆),扩大认识,感受到自我否定的部分。 当事人的困惑在于掩饰了的自我的一部分 预演练习(在团体中预演现实的角色,看如何达到别人的要求) 舞台恐惧:怕忘了台词。 所以当事人花很多的时间来控制自己预演的方法 大部分舞台恐惧是:( 1)、怕上舞台后忘了台词( 2)、真的忘了台词以后紧张 前者占主要 夸张练习 目的:让当事人把细微的身体语言夸大,把矛盾的语言夸大,让当事人觉察这些微妙的线索 方法:夸大动作 、手势、表情,到激烈的程度,使其内在意义更清晰 eg: “我去,不,没去,去过公园了 ”“我很自信的,我常常问别人的意见 ”大声说 感觉留置(与未竟事物有关) 停留在当时的感觉,充分体验,让压抑的情感流露出来 梦境治疗 Perls:梦是现状的表现 ——把梦演出来( 1)、记录( 2)、写成剧本( 3)、找齐角色,演出来 弗洛伊德:梦是过去的表现 阿德勒:梦是现在的需求 荣格:梦预示着未来 评价:短、平、快,有效而危险,因此,使用完形治疗时要小心,很容易就创伤当事人的心理。 完形治疗的滥 用是危险的,治疗者也可能用这些技术愚弄当事人。 初学者和能力不足者应小心。 交往分析 《人玩的游戏》 一、基本思想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产物 人在社会交往中有一种固定的形态,其中包括成人、儿童、父母 二、内容 抚慰 经济 社会通过父母的语言、行为塑造儿童,通过尊重、关怀,把社会观念加在儿童身上。 大人在喂小孩时,把观念也喂进去。 父母代表社会观念在喂小孩。 儿童出生时都是王子、公主,父母把他们变成了青蛙。 观念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