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管蓟马内容摘要:

2、若虫浅黄色,后变橙红色,触角、尾管黑色。 前蛹较 2龄若虫短,浅红色,翅芽显露。 伪蛹触角伸向头两侧,翅芽增长,色深。 生活习性年生 1代,以若虫在麦根或场面地下 10年日均温 8时开始活动,约 5月中旬进入化蛹盛期,5 月中下旬羽化,6 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羽化后进入麦田,在麦株上部叶片内侧叶耳、叶舌处吸食汁液,后从小麦旗叶叶鞘顶部或叶鞘缝隙处侵入尚未抽出的麦穗上,为害花器,有时一个旗叶内群集数十头至数百头成虫,待穗头抽出后,成虫又转移到未抽出或半抽出的麦穗里,成虫为害及产卵时间仅 23 天。 成虫羽化后 715 天开始产卵,把卵产在麦穗顶端 23 个小穗基部或护颖尖端内侧,卵排列不整齐,卵期 6, 3、5。 7月上旬冬麦收获时,部分若虫掉到地上,就此爬至土缝中或集中在麦捆或麦堆下,大部分爬至麦茬丛中或叶稍里,有的随麦捆运到麦场越夏或越冬。 新垦麦地、春小麦及晚熟品种受害重。 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倒茬。 (2)适时早播,躲过为害盛期。 (3)秋季或麦收后及时进行深耕,清除麦场四周杂草,破坏其越冬场所,可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4)在小麦孕穗期,大批蓟马成虫飞到麦田产卵时,及时喷洒 20丁硫克百威乳油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比菌素乳油、10除尽乳油 2000倍液,66755)在小麦扬花期,注意防治初孵若虫。 得乳油 2500倍液或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 6678,或 44多虫清乳油每 667水 60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