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苗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内容摘要:

2、土厚度变浅;再结合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侧根发育,使苗转壮。 粗糙苗如整地不精细,土壤中大块土较多,土壤过松,根系下扎不好,麦苗生长缓慢、缩心、黄叶、苗弱。 对这类麦苗应及早压碎覆土,浇水细锄。 过密苗对播种较早、播量较大的麦田,常常出现麦苗生长过旺,麦苗由于营养跟不上,发育不良而发黄。 可一方面进行压土,使生长变慢而长得粗壮;另一方面要深耕断根,控制分蘖的增加和小分蘖的过旺生长,利于壮苗生长。 缺气苗如土壤过于黏重,质地不良,水分过多,土壤通透性不好,会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初生根呈褐色,分蘖力弱,苗瘦小,叶尖黄化或呈淡褐色。 对这类麦田,要开深沟排渍,中耕松土,促进通气,提高地温,促根发育。 脱肥 3、苗土质较差,未施或少施种肥可致土壤严重缺氮、磷,使麦苗瘦弱变黄。 缺氮的麦苗叶窄、色淡、苗黄瘦、分蘖少,应及时追施氮肥,并注意氮、磷配合施用,促进根系发育,促弱转壮。 缺磷的麦苗苗小叶黄,根不发达,植株生长缓慢,叶尖呈紫色,应及时施磷肥,每亩可施磷酸二铵 5 公斤至 10 公斤。 干旱苗由于干旱天气或土壤水分缺乏,麦苗吸水困难致使生长缓漫,叶色灰绿,心叶迟迟不长,基部叶片变黄,次生根少,分蘖困难。 应及时浇水施肥,促进麦苗生长正常,苗壮蘖多。 盐害苗植株瘦小矮挺,分蘖很少,叶片狭窄,基部黄叶多,叶色黄绿,叶梢呈紫红色。 应及时中耕松土,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返盐,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灌水洗盐或开沟排盐法,降低土壤含盐量。 病虫苗由于地下害虫(蝼蛄、蛴螬等)、根腐病等为害形成黄苗、弱苗。 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苗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