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练习测验题库填空题186个简答题185个内容摘要:

求,编写各种 “与 ”、 “或 ”逻辑表达式,通过专门的编程软件和编程器,烧入 GAL 器件,就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接口功能。 由于采用这种器件的接口电路,其功能和工作方式可以通过改写内部的逻辑表达式加以改变,但是,逻辑表达式一旦烧入芯片,其功能和工作方式又都固定下 来,因此,把它叫做半固定式结构 9. 采用大规模集成接口芯片构成的接口电路,其工作方式和功能可以通过编程方法加以改变,使用灵活,适应面宽,而且种类繁多,能满足不同外设接口的需要。 10.对可编程接口芯片 (或控制芯片 )设置其工作方式及初始条件。 11. CPU 与外设之间传送数据一般有 3 种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 DMA 方式。 12.查询方式是 CPU 传送数据 (包括读入和写出 )之前,主动去检查外设是否 “准备好 ”,若没有准备好,则继续查其状态,直至外设准备好了,即确认外部设备已具备传送条件之后,才进行数据传送。 13.查询方式的具体作法是在程序中安排一段由输入/输出指令和测试指令以及转移指令组成的程序段。 CPU 使用测试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循环检测设备完成准备工作的状态。 14.采用中断方式传送数据时,无需反复测试外部设备的状态。 在外部设备没有作好数据传送准备时, CPU 可以运行与传送数据无关的其他指令。 外设作好传送准备后,主动向 CPU 请求中断, CPU 响应这一请求,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入用来进行数据传送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中断服务子程序 (即完成数据传送 )后,自动返回原来运行的程序。 15. DMA 方式实际上是把 输入/输出过程中外设与内存交换数据的那部分操作与控制交给了 DMA 控制器,数据的传送不经过 CPU,由 DMA 控制器来实现内存与外设,或外设与外设之间的直接快速传送。 16.查询方式 CPU 的工作效率很低,且 CPU 与外设不能同时工作,各种外设也不能同时工作。 但这种方式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因此,易于实现。 在 CPU不太忙且传送速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中断方式中,外设与 CPU 并行工作,提高了 CPU 的效率。 但为了实现中断传送,要求在 CPU 与外设之间设置中断控制器。 增加了硬件开销。 中断方式用于 CPU 的任务比较忙, 如系统中有多个外设需要与 CPU 交换数据,尤其适合实时控制及紧急事件的处理。 DMA 方式下,数据传送过程中的部分操作由 DMA 控制器的硬件实现,因此传送速率很高,这对高速度大批量数据传送特别有用。 但这种方式要求设置 DMA 控制器,电路结构复杂,硬件开销大。 17.分析与设计接口电路有两种基本方法:两侧分析法、硬软结合法。 18.两侧分析法就是对接口的两侧: CPU 与外设分别进行分析的方法。 19.以硬件为基础,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是设计接口电路的基本方法。 20.( 1)采用汇编语言 (或高级语言 )直接对低层硬件编程。 ( 2)采用 DOS 系统功能调用和 BIOS 调用编程。 (port)是接口电路中能被 CPU 直接访问的寄存器的地址。 ,如命令口、状态口和数据口,分别对应于命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接口必须通过端口来读写各种信息,一般,一个端口只能写入或读出一种信息,但也有几种信息共用一个端口的。 CPU 具有读写 I/O 端口的读写控制线,且此控制线应与存储器访问控制线不同。 ,一种是端口地址和存储器地址统一编址,即存储器映射方式;另一种是 I/ O 端口地址和存储器地址分开独立编址,即 I/ O 映射方式。 I/ 0 设备,把 I/ 0 接口中的端口当作存储器单元一样进行访问。 ,在选用 I/ O 端口地址时要注意: ① 凡是被系统配置所占用了的地址一律不能使用; ② 原则上讲,未被占用的地址,用户可以使用,但对计算机厂家申明保留的地址,不要使用,否则,会发生 I/ O 端口地址重叠和冲突,造成用户开发的产品与系 统不兼容而失去使用价值; ③ 一般,用户可使用 300~ 31FH 地址,这是 IBMPC 微机留作实验卡用的,用户可以使用。 30.系统板上的 I/O 芯片和 I/O 扩展槽上的接口控制卡 31. I/ O 端口地址译码电路的作用是把地址和控制信号进行逻辑组合,从而产生对接口芯片的选择信号。 32.译码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固定式译码和可选式译码。 若按译码电路采用的元器件来分,又可分为门电路译码和译码器译码。 33.一般原则是把地址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位地址线与 CPU 的控制信号进行组合,经译码电路产生 I/ O 接口芯片的片选 /CS 信号,实现系统中的片间寻址;另一部分是低位地址线不参加译码,直接连到 I/O 接口芯片,进行 I/ O 接口芯片的片内端口寻址,即寄存器寻址。 34.所谓固定式是指接口中用到的端口地址不能更改。 35.固定式译码电路接口中用到的端口地址不能更改。 可选式译码电路可根据用户要求,改变接口卡的端口地址,使之能适应不同的地址分配场合,或为系统以后扩充留有余地。 36.要求 AEN=0,是为了避免在 DMA 周期中,由 DMA 控制器对这些以非 DMA方式传送的 I/ O 端口执行 DMA 方式的传送。 37.把 A0、 A A2 中的反向器去掉 ,在 A A A7 中分别加一个反向器即可。 38.把 A A A2 中的反向器去掉,在 A A1 中分别加一个反向器。 39.地址线的高 5 位参加译码,其中 A5~ A7 经译码器,分别产生 /DMACX(8237)、/NTRCS(8259)、 /T/CCS(8253)、 /PPICS(8255A)的片选信号,而地址线的低 5 位A0~ A4 作芯片内部寄存器的访问地址。 40. DMAC 的地址范围是 00H~ 1FH, INTR 的地址范围是 20H~ 3FH, T/C 的地址范围是 40H~ 5FH, PPI 的地址范围是 60H~ 7FH。 41.① 可以实现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多种功能。 经过编程可以构成多种门电路,如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比较器、译码器、多路开关或控制器等,代替常用的 74 系列和 54 系列的 TTL 器件或 CD4000 系列的 CMOS 芯片。 据统计,一个 GAL 器件在功能上可以代替 4~12 个中小规模集成芯片,从而使系统缩小体积,提高可靠性,并简化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② 采用电擦除工艺,门阵列的每个单元可以反复改写 (至少 100 次 ),因而整个器件的逻辑功能可以重新配置,因此它是产品开发研制中的理想工具。 ③ 具有硬件加密单元,可以防止抄袭电路设计 和非法复制。 ④ 速度高而功耗低,具有高速电擦电写能力,改写整个芯片只需数秒钟,而功耗只有双极型逻辑器件的 1/ 2 或 1/ 4,缓解了温升问题。 因此,GAL 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在微机应用系统中被广泛采用。 ;采用电擦除工艺,门阵列的每个单元可以反复改写 (至少 100 次 ),因而整个器件的逻辑功能可以重新配置;具有硬件加密单元,可以防止抄袭电路设计和非法复制;速度高而功耗低,具有高速电擦电写能力,改写整个芯片只需数秒钟,而功耗只有双极型逻辑器件的 1/ 2 或 1/ 4,缓解了 温升问题。 器件的开发工具包括硬件工具 ?D?D 编程器和软件工具 ?D?D 专用的编译程序或汇编程序。 GAL 编程器有 PROMA、 EXPRO40 和 ALL03 型。 器件的开发过程,共分 3 步: ① 利用文本编辑程序 (如 EDIT)按一定格式编写 GAL 编程输入源文件 (或叫 GAL 设计说明书 )。 ② 使用 FM. EXE 汇编程序对 GAL 输入源文件进行汇编,并生成 3 个基本文件。 ③ 使用 ALL03 编程器将扩展名为. JED 的装载文件 “烧 ”到 GAL 器件内。 FM. EXE 汇编程序对 GAL输入源文件进行汇编,并生成 3 个基本文件:LST 列表文档文件 ―― 包括源文件和引脚分配图; PLT 熔丝状态分布图文件 ――供用户直观地查看逻辑方程用; JED 分布数据文件 ―― 包含门阵列中所有编程节点的编程信息代码。 编程输入源文件中的斜杠 (/ )符号,表示低电平有效。 GAL 编程输入源文件要注意: 第 1 行的器件型号和第 4 行的电于标签的位置不能变。 第 3 行写什么由设计者自己定,这两行无论写什么 FM 软件都不会判错。 关键字 DESCRIPTION 不可缺,即使后面不给出任何描述,也要写出关键字,且 ― 定要顶头开始写,前面不能留空格。 每个引脚名最多可用 8 个字符,名字间应用空格、制表符、回车符隔开。 不使用的引脚习惯上用 NC 表示,地用GND 表示,电源用 U(下标 CC)表示。 引脚名必须按引脚号的次序排列,排完第一行,再排第二行。 器件类型和关键字 DESCRIPTION 必须用大写字母。 输入源文件的核心部分是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逻辑方程,因为汇编程序 FM 无逻辑化简功能。 所以,源文件要用简化的与 或式 (积 ― 和式 )写出。 输入源文件可以在任一编辑器上进行编辑,编辑完毕后,以扩展名. PLD 存盘。 : “1”,则 FM 将 生成一份扩展名为. LST 的文档文件,包括源文件和GAL 引脚配置图。 GAL 器件插入编程器的插座后,执行下列操作,即可完成 GAL器件的编程工作:第一步,键入 “2”,把装载文件. JED 装入缓冲区。 第二步,键入 “B”,检查芯片是否擦除好,若未擦除好,则键入 “E”,将其擦除。 第三步,键入 “P”,即进行编程 (烧录 )。 第四步,键入 “V”,进行核对。 若要加密,则最后键入 “S”。 编程即告结束。 为简单起见,也可在. JED 文件装入后,只键入 “A”,代替前述各步,一次自动完成编程工作。 计数,只不过这里的 “数 ”的单位是时间单位。 如果把一小片一小片计时单位累加起来,就可获得一段时间,因此,计时的本质就是计数;把计数和定时联系起来,就会引出频率的概念;由频率可以引出声音,频率高,声音的音调高;频率低,声音的音调低,如果不仅考虑发声频率的高低,还考虑发声所占时间的长短,就会引出音乐的概念;把音调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巧妙地结合起来,便产生了美妙动听的音乐。 24 小时的计时,称为日时钟。 (日、月、年直至世纪的计时 )称为实时钟。 ,可分为内部定时 和外部定时两类:内部定时是计算机本身运行的时间基准或时序关系,计算机每个操作都是按照严格的时间节拍执行的;外部定时是外部设备实现某种功能时,本身所需要的一种时序关系。 CPU 连接时,不能脱离计算机的定时要求,即应以计算机的时序关系为依据,来设计外部定时机构,以满足计算机的时序要求,这叫做时序配合。 :软件定时和硬件定时。 软件定时是利用 CPU 内部定时机构,运用软件编程,循环执行一段程序而产生的等待延时;硬件定时是采用可编程通用的定时/计数器或单稳延时电路产生定时 或延时。 ,主要用于短时延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增加硬设备,只需编制相应的延时程序以备调用。 缺点是 CPU 执行延时等待时间增加了 CPU 的时间开销,延时时间越长,这种等待开销越大,降低了 CPU 的效率,浪费 CPU 的资源。 并且,软件延时的时间随主机频率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定时程序的通用性差。 CPU 的时间,定时时间长,使用灵活,尤其是定时准确,定时时间不受主机频率影响,定时程序具有通用性。 / 8254 内部有 6 个模块:数据总线缓冲器、读 /写逻辑 和三个计数器。 数据总线缓冲器有 3 个基本功能:向 8253 写入确定 8253 工作方式的命令;向计数寄存器装入初值;读出计数器的初值或当前值。 读 /写逻辑它由 CPU 发来的读/写信号和地址信号来选择读出或写入寄存器,并且确定数据传输的方向,是读出还是写入。 控制命令寄存器接受 CPU 送来的控制字来选择计数器及相应的工作方式,控制命令寄存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 计数器实现计数的功能。 16 位计数初值寄存器、减 1 计数器和当前计数值锁存器组成。 计数初值寄存器 (16 位 ):用于存放计数初值 (定时常数、分频系数 ),其 长度为 16位;减 1 计数器 (16 位 ):用于进行减 1 计数操作,每来一个时钟脉冲,它就作减1 运算,直至将计数初值减为零;当前计数值锁存器 (16 位 ):用于锁存减 1 计数器的内容,以供读出和查询。 61. 8253 是一种减 1 计数器 (逆计数器 ),而不是加 1 计数器 (正计数器 )。 因此,在它开始计数 (定时 )之前,一定要根据计数 (定时 )的要求,先计算出计数初值 (定时常数 ),并装入计数初值寄存器和减 1 计数器。 然后,才能在门控信号 GATE 的控制下,由时钟脉冲 CLK 对减 1 计数器进行减 1 计数。 62.计数初值与时钟频率及输出波形频率之间 的关系是: Ci=CLK/ OUT 或Tc=CLK/ OUT。 63.其计数初值是 65536。 64.方式命令字的作用主要是对 8253 进行初始化,同时也可对当前计数值进行锁存。 65. 8253 初始化的工作有两点:一是向命令寄存器写入方式命令,以选择计数器(3 个计数器之一 ),确定工作方式 (6 种方式之一 ),指定计数器计数初值的长度和装入顺序以及计数值的码制 (BCD 码或二进制码 );二是向已选定的计数器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