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总包工程招标技术要求(文字版)内容摘要:
应大于 3mm, 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 3)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 4)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内。 预留墙洞安装, 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3.各类接线 模块安装要求: ( 1)模块设备应完整, 安装就位, 标志齐全。 ( 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 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4.信息插座安装要求: ( 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 应固定在接线盒内, 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 并应严密防水、防尘。 接线盒盖应与地面齐平。 ( 2)安装在墙体上, 宜高出在地面 300mm, 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 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尽寸。 ( 3)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 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 4)固定螺丝需拧紧, 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 5)信息插座应有标签, 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 6)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要求: ( 1)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 左右偏差不应超过 50mm。 ( 2)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平方米偏差不应超过 2mm。 ( 3)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 并无倾斜现象, 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3mm。 ( 4)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 2mm。 ( 5)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 整齐牢固, 无倾斜现象。 xxxxxx 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1 页 / 总 20 页 ( 6)金属桥架 及槽道与节间应接触良好, 安装牢固。 6.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D.缆线的敷设和支撑保护方式 1.线缆的敷设 ( 1)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缆线的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 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 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 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 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信号电缆、结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 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 3~6m,工作区为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 5~10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非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 倍, 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 8 倍。 ②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6~10 倍。 ③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 倍。 ④ 光缆的弯曲半径至 少少为光缆外径的 15 倍, 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 20倍。 ⑤ 缆线布放, 在牵引过程中, 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 ,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 ,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 80%, 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 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⑥ 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 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 如采用机械牵引时, 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xxxxxx 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2 页 / 总 20 页 散牵引等方式。 ⑦ 布放光缆时, 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 光缆牵引的速 度一般为15m/min。 光缆出盘处要保械松驰的弧度, 并留有缓冲的余量, 又不宜过多, 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 2)预埋线槽与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 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 2) 敷设暗管时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 PVC 管。 布主放双护套线和主干缆线时, 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 弯管道为 40~50%, 暗管布放 4 对对绞电缆时, 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25~30%。 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 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 40%。 3)光缆与电缆同 管敷设时, 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管子, 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 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 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 倍。 ( 3)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桥架宜高出地在面 以上, 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 桥架宽度不宜小于 ,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 50%。 2)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 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 m 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 3~5m 处进行加固。 3)电缆线槽 宜高出地面 , 槽盖开启面应保持 80mm 的垂直净空, 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 50%。 4)布放线槽缆线可以不绑扎, 槽内缆线应顺直, 尽量不交叉, 缆线不应溢于线槽, 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 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 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5)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内敷设缆线时, 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4 对对绞电缆以 24 根为束, 25 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 , 扣间距应 均匀, 松紧适度。 6)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参照邮电部《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电信网光纤数xxxxxx 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 有限责任公司 第 13 页 / 总 20 页 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部分 广播系统 1 总体要求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总体达到如下要求: (1)语音清晰、自然、音质良好 ; 多种方式信号输入 ; 高可靠性 (2)提供大厦公共背景音乐功能; (3)提供符合中国有关消防广播规定的消防广播功能; (4)提供自动事故广播; (5)本系统的主控设备要求选用业界进口著名 品牌、产品性价比高、可靠性高的产品; (6)系统配置要求满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相关条文规定。 2 系统说明 本工程配备公共广播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运行,平常该系统作为背景音乐广播使用,遇到火灾或紧急情况时作为紧急急广播使用。 本系统要求提供 3 套音源:一路调频广播;一路卡座广播;一路激光唱机。 可以任选一路音源,将其音量调整至合适水平,输出至各分区。 本系统可分若干个广播区域,可以选区播放背景音乐或公共广播。 通过广播主控室,将三种不同 的音源(一路调频广播、一路双盒带卡座、一路五碟激光唱机)通过有线方式向大厦播放背景音乐节目;并可在特定分区插入业务广播、会议广播和通知等。 遥控话筒设置于中央 (消防 )监控中心。 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紧急广播呼叫站,此呼叫站设置为最高优先级,保证了消防紧急广播的最高优先权。 紧急事故广播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共用扬声器和功放、分配网络,并依照消防分区,在发生火灾或紧急事故时,能够实现自动强行切换,并以足够的音量向事故层和上下相邻层进行火灾事故广播。 事故广播由预先录制好的语音存储器自动播放或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通过紧急话 筒喊话。 3 系统设计要求 (1)公共广播的设置:要求在大堂、电梯厅、走道等公共场所设置背景音乐,并满足紧急状态下的消防联动广播;在停车场、超市、咖啡厅、展厅、游泳池、屋顶花园等场所设置公共广播,满足这些商业、娱乐休闲区域的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及紧急广播,且要求这些区域能够独立控制背景音乐的开关和音量大小。 扬声器的设置需满足消防广播的要求。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低于 3W,且在其播放区域内播放声。弱电总包工程招标技术要求(文字版)
相关推荐
....................................................................................... 6 摄像机的选择和分类 ...................................................................................................
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 主楼及配 楼配备有先进的广播系统, ,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 联动权限 ,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 配楼宾馆 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 停车场管理系统
方商妥并正式办理解除合同手续,乙方不得单方撤离施工队伍,否则,因此而导致施工现场生产停顿、延误工期等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均由乙方单方负责,同时,甲方有权单方面冻结乙方的承包工程款。 七 、工程管理双方责任 : A、甲方责任 提供有效的施工图纸、会审 记录,及时发送工程联系单及设计变更通知文字资料,作为施工依据。 负责向乙方作详细隐蔽物交底,技术交底、技术规程指导及施工安全交底安全教育
设置,亦可与建筑物内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 但必须通过绝缘的专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6.电信设备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Ω,宜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 25mm2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到共同接地极上。 当采用基础钢筋作为共同接极时,连接处应有铜铁过渡接头。 C.电子设备的接地 1.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 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