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规范—方案介绍内容摘要:
设置,亦可与建筑物内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 但必须通过绝缘的专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6.电信设备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Ω,宜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 25mm2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到共同接地极上。 当采用基础钢筋作为共同接极时,连接处应有铜铁过渡接头。 C.电子设备的接地 1.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 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Ω。 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其接地电阻一般为 30Ω。 2.对抗干扰能力差的电子设备,其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 20m 以上,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超过 5m。 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为了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的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供电。 3.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信号电缆 和 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 1MHZ 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应采取多点接地。 4.为了避免环路电流、瞬时电流的影响,辐射式接地系统应采用一点接地;为消除各接地点的电位差,避免彼此之间产生干扰,环式接地系统应采用等电位连接;对混合式接地系统,在电子设备内部采用辐射式接地,在电子设备外部采用环式接地系统。 5.接地环母线的截面,当电子设备频率在 1MHZ 以上时,用铜箔120mm;在 1MHZ 以下时,用铜箔 mm。 6.电子设备的接地极宜采用地下水平敷设,做成耙形或星形。 D.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 1.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电阻一般为 4Ω,当与交流工频接地和防雷接地合用时,接地电阻为 1Ω。 2.对于泄漏电流 10mA 以上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主机室内的金属体应相互连接成一体,连接线可采用 6mm2 的铜导线或 25mm4mm 镀锌扁钢,并进行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3.为了减少趋肤效应和通道阻抗,直流工作接地的引下线应采遥多芯铜导线,截面不宜小于 35 mm2,当需要改善信号的工作条件时,宜采用多股铜绞线。 4.直流工作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如不采用共同接地时,两者之间的电差不应超过 , 以免产生干扰。 5.输入信号的电缆穿钢管敷设,或敷设在带金属盖板的金属桥架内,钢管及桥架均应接地。 E.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电阻一般为 4Ω,工业电视系统如设备容量 ≤ 时,接地电阻可不大于 10Ω。 架设在建筑物顶部的天线金属底座必须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网相连,构成避雷系统,通过至少在不同方向的两根引下线或建筑物内的主钢筋进行接地。 为避免由于接地电位差造成交流杂散波的干扰,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必须采用一点接地。 电视系统的传输电缆穿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要接地,用以防止干 扰。 F.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安装 1.强弱电采用联合接地极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 1Ω。 2.采用联合接地极时,弱电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引出,两者要相距 3m 以上。 3.对于抗干扰要求高的设备,例如电脑、消防控制室的接地干线应用截面积不小于 25 mm2 绝缘铜导线两根或固定在绝缘子上的接地排,避免和强电接地线相通。 四、综合布线系统 A.施工前的环境检查 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1.交接间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 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房屋预留地槽、暗孔、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 4.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5.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B.施工前的器材检验 1.器材检验一般要求 ( 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线缆器材规格、程 式、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者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 2)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证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2.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验要求: ( 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 2)管材采用钢管、硬聚氯乙烯管、玻璃钢管时,其管身就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 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YDJ3990)中相关规定。 ( 4)各种铁件的材质、规 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 5)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均应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3.线缆的检验要求: ( 1)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 2)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 3)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 ( 4)电缆的电气性能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三盘中截出 100m 长度进行抽样测试。 ( 5)剥开缆线头,有 A、 B 端要求的要识别端别,在缆线外端应 标出类别和序号。 ( 6)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 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 射率光纤光缆和单模光纤光缆时,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 1)衰减测试:宜采用光时域反射仪( OTDR)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与出厂测试数值差异太大,应用光功率测试,并加以比较,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 2)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 如果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纤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现象存在。 ( 8)光纤调度软线(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纤调度软线应具有经过防火处理的光纤保护包皮,两端的。弱电工程施工流程和规范—方案介绍
相关推荐
方商妥并正式办理解除合同手续,乙方不得单方撤离施工队伍,否则,因此而导致施工现场生产停顿、延误工期等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均由乙方单方负责,同时,甲方有权单方面冻结乙方的承包工程款。 七 、工程管理双方责任 : A、甲方责任 提供有效的施工图纸、会审 记录,及时发送工程联系单及设计变更通知文字资料,作为施工依据。 负责向乙方作详细隐蔽物交底,技术交底、技术规程指导及施工安全交底安全教育
应大于 3mm, 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 3)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 4)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内。 预留墙洞安装, 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3.各类接线 模块安装要求: ( 1)模块设备应完整, 安装就位, 标志齐全。 ( 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 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4.信息插座安装要求: ( 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 应固定在接线盒内,
授或考试等可按凭据给予报销车费和住宿费(按规定),但不报销出差补贴。 ( 2)凡符合上述要求的学习,其学费开始必须全部由本人支付,待学习期满,拿到毕业证书后, 凭成绩单,根据其实际支付的部分,按下列比例分别负担。 ①平均分在 85 分(含 85分)以上,达到优秀的,其学费全部由单位报销; ②平均分在 84 分(含 84 分)以下, 75 分(含 75 分)以上,达到良好的,单位报销 80%
0176。 图 2 组对时质量要求 内壁整齐,其错边量不超过下列规定: A) GC2 级管道小于 1mm; B) 其它等级管道小于。 组对前应打磨坡口及两侧各 20mm 范围 内油污,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焊接方法 A) 管径 DN≤ 50mm 的焊口采用氩弧焊进行焊接; B) 管径 DN> 50mm 的焊口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C) 承插或角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 D)
洗涤剂用乙氧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乙醇胺 、 乙二醇醚 、 熏蒸剂和药物消毒剂等。 二、主要原材料的规格及来源 按原料来源划分,乙烯生产工艺可分为使用 源于天然气的乙烷、丙烷及丁烷的液化气法和使用源于石油的石脑油 /汽油法。 目前我国乙烯裂解的主要原料为石脑油,一是和炼厂一体化生产,利用炼厂副产的石脑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国内乙烯项目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二是从国外采购石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