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防治要点内容摘要:
2、化不明显。 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 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 二、病原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禾顶囊壳 、病菌生物学病菌生长温度范围 333。 子囊形成适温 20左右,14以下不利于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产生。 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2025。 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土壤温度在 68仍能侵染。 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 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 病菌对 适应范围较广,以 最适。 3、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光照,以室内散射光较好,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 四、病害循环(一)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 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 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 子囊孢子落入土壤后,萌发和侵染受到抑制,虽能导致一定发病,但其作用远不如病残体中的菌丝重要。 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因试验条件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从 12 年至 35 年不等,一年轮作可使病害减轻。 (二)传播: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 4、粪肥也可传播病害。 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的扩散。 关于种子传病及新病区发病的初传染源,一直存在争论。 所谓种子传病,一般是指种子间混杂的病残体的传病作用。 将病残体混入种子或将收集的种子夹杂物混入土壤能够引起发病。 但生产用种子中混杂的病残体数量很少,以病区生产用种作传病试验并没成功。 无病区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 (三)病害自然衰退现象:小麦全蚀病是迄今为止明显产生自然衰退的病害。 所谓全蚀病自然衰退(是指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 国内外均发现了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小麦全蚀病危害严重的山东烟台地 6、于土壤有机质中或含营养丰富的根系表面,细菌在根系损伤部位生长繁殖,其分泌的抗生素(吩嗪 1 羟酸)可抑制全蚀病菌。 出现 土壤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如果将抑菌土经热力或杀菌剂处理后,其抑菌作用消失,间接证明了病害衰退机理与生物因素有关。 五、发病条件耕作措施:小麦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则不一定减轻发病。 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 早播较适期迟播发病重。 营养条件: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但营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肥后全蚀病严重度降低。 也有报道称施用铵态氮(减轻小麦发病,加重春大麦发病;施用硝态氮(增加全 7、蚀病菌的侵染,降低产量。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是非常明确的。 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 钙等其他营养元素对病害也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发病。 黏重土壤,病害较轻。 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冬麦区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 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 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减轻冬麦发病。 品种抗病性: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小麦属和大麦属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 六、病害控制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小麦全蚀病的防治要点
相关推荐
接受人: 共 63 页,第 12页 外墙内保温工程 水泥聚苯板外墙内保温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交底部位 日 期 年 月 日 交 底 内 容 二十二、 施工准备 (十三) 作业条件 1 先剔除墙面原结构上的各种杂物 , 包括水泥浆及模板等。 用杠尺顺一下所要贴石膏板的一整面墙的平整度及垂直度 ,
2、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 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 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 子囊孢子落入土壤后,萌发和侵染受到抑制,虽能导致一定发病,但其作用远不如病残体中的菌丝重要。 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因试验条件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从 12
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 量的重要保证。 为此,对主要材料、构配件、设备在进场后使用前,施工单位必须报验《材料 /构配件 /设备报验单》( A4 表)。 报验内容包括:数量清单;产品合格证书;中文使用说明书;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施工单位自检结果。 监理人员在对报验的书面资料审查合格的前提下
83。 5 第一节 设计要素 5 第二节 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 6 参 考文献 9致谢 10 1 前 言 为了适应社会经 济的日益发展,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国内建筑装潢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从而对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业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设计师可做出建筑效果图供用户欣赏与选择。 就效果图制作来说, 3D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