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苗木培育(2)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第二节砧木的培育一、砧木的选择砧木的选择是培育优良苗木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嫁接繁殖油橄榄的砧木有栽培品种的本砧实生苗。 近缘野生种有:尖叶木犀榄、白蜡、桂花、滇橄榄、流苏、女贞等。 其中较好的是载培品种的实生苗和尖叶木犀榄。 尖叶木犀榄(凉山州乡土树种。 分布在木里、盐源、盐边、冕宁等县。 以木里、盐源分布较多。 尖叶木犀榄别名“岩刷子”,系小乔木,高 310 米;枝园柱形,灰褐色,粗糙;小枝近四棱形。 叶革质,狭被针形至长椭园形,长 4米,宽 1米,先端凸尖,基部渐窄或楔尖,上面光亮,背面密被锈色鳞毛,全缘,背卷,中脉上面凹入,背面突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 35 毫米。 花为腋生园锥花序 2、,花序长约 米。 果为宽椭园形或近球形,长 57 毫米,径 46 毫米,成熟果暗褐色或黑色。 尖叶木犀榄集中分布在海拔 17001900 米的山坡地带。 常与云南松、云南油杉、栎树(栎属 23 种)、山荔枝、清香木、常梨、马桑、马甲子、?子、野花椒、小叶柿、救军粮、羊蹄甲、非洲铁仔等植物伴生。 在植物群落保护比。 虾玫那榭鱿拢?舻诙?悖?诎肷狡禄蛏铰吹墓啻灾校?舻谝徊悖?诒冉峡湛醯牡胤剑?蛞驯豢?盐?锏牡乇呱希?械郎?拇笫鳎?鞲叽。 0 米。 尖叶木犀榄与油橄榄同属,是亲缘极为相近的一个种。 用尖砧嫁接油橄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 试验证明,尖叶木犀榄同 30 余个油橄榄品种嫁接,均获得良好成效。 培育的嫁接苗一 3、般 35 年进入开花结实期。 5 年生树单株最高产果达 59 公斤。 尖叶木犀榄嫁接油橄榄具有:成活率高、抗旱耐腐性强、早花早实、丰产等优良特点。 白蜡(又名水白蜡树。 它与油橄榄同科。 用其作砧木嫁接油橄榄具有:耐水湿、抗根腐的特点。 白蜡树繁殖容易。 在芽萌动前采条扦插,成活率在 90%以上,故名插蜡树。 凉山州米易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用白蜡树作砧木,用卡林作接穗培育的嫁接苗,15 年生的大树,虽然疏于管理,但仍然年年开花结实。 二、种子特性油橄榄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休眠期一年左右。 采用休眠种子插种,发芽期拖得很长,难于管理。 经试验:用青熟果除去果肉,洗净种子,不经晾干贮藏,立即播种,一个月左右即开始发芽。 三、催 4、芽油橄榄种子外壳坚硬,一般种子含种仁一粒一胚,也有多胚种子。 有的因种子发育不良而成秕粒。 播种用的种子,要能获得优良的发芽率,获得更多的健壮苗。 对种子进行 2030%浓度的盐水选种。 然后将种子在凉水中浸 24小时,移至 4547热水中浸 57 分钟,再移至 5658 热水中,随时搅动,如 15 分钟内水温仍有 5054,即可取出,15 分钟内水温降至 50以下,可待水快凉时捞出阴干。 这对防止线虫的发生十分有效。 油橄榄种子播种前用草灰 5斤加水 50 公斤,将种子淘洗干净,用干净粗河沙(米)进行沙藏。 也可先将种子用常温水浸泡 16 天(每天换水一次)后沙藏。 不采用沙藏催芽,用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处 5、理后播种的,也能获得好效果。 沙藏方法:用一木箱(大小按种子多少而定),先放一层河沙(沙含水分不超过 5%),厚约 510 厘米。 然后撒上一层种子,厚 2 厘米左右,再撒一层河沙厚约 5 厘米,依次类推,直至将种子藏完为止。 最上一层河沙厚为 5 厘米。 层积高度不超过 4050 厘米,沙藏过程中,每隔 35 天,用筛子筛出种子,把沙的含水量调整到 45%(即用手捏时能成团,手放开后散成几块)。 然后,依原样沙藏(此为层积沙藏)。 经过 3060 天后,种子开始裂口,待裂口数达到 10%以上时,即筛出播种。 青熟果种子,沙藏 30 天左右,种子开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口率高的可达 2030%。 因此,沙藏时要求 6、每隔 23 天就应翻筛一次。 四、播种苗床的土壤要整细,施足底肥(有机肥为主),按一米的宽度,作成高床,床面精细平整。 将裂口的种子和未裂口的种子分开,均匀地撒在床面上,每平方米撒 10001500 粒。 种子上面用细沙土复盖,厚度 1米,上面铺一层稻草或松针。 幼苗出土后每 1015 天,喷一次 12%浓度的波尔多液。 播种时间以夏末秋初为宜,或者干季末雨季初进行。 鲜种随采随播,不受时间限制。 五、苗床管理和苗木移栽播种后,苗床温度要求在 20左右,过低过高不利于发芽。 苗床湿度要求 1015%,普遍发芽后,湿度可增加到 20%。 湿度过大会使发芽慢的种子腐烂,或者导致幼苗发生根腐。 苗床灌水时要防止幼苗倒伏和苗床土壤板结。 种子发芽后应将土表盖草揭去,同时撒一层鲜草灰。 当苗木长到 10 厘米左右,或 45 对真叶即可移栽(采用芽苗移栽也很好)。 移苗地土壤应肥沃深厚,易带土团,过沙的土。 阑岣?鹈绱?蠢?选?吮阌诩藿樱?晷芯嗖坏眯。 1525 厘米。 幼苗成活后加强除草、施肥、松土管理,对苗干 1015 厘米以下的枝条、萌芽要随时注意剔除,保持苗干光滑,利于嫁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