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市场冷链升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来为各国所重视,同时也是争论最多、保护最强的贸易领域。 随着蔬菜贸易的国际化,交易量急剧上升,交易范围迅速扩大,各国之间依赖性增强,逐渐向全球化统一大市场的方向发展。 我国蔬菜生产 数量很大,价格低廉,上市时间相对集中,经济效益不突出。 国内蔬菜 市场,出口数量还少,空间广阔。 我国出口农产品呈现出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为主、出口量迅速增加的特点。 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养殖和加工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 %。 这类农产品的出口既有效利用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又充分利用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是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方向和长期保持的特点。 蔬菜 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生产,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产品单位价值产出所需土地投入只有 10%一 30%,而劳动力需求则是粮食的 4—5 倍,日、韩、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等是重要的蔬 菜消费市场,我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 具有较大的 区位优势,蔬菜出口也具有较大潜力。 第二节 市场竞争力和进入国内外市场前景 目前项目 XX 县及周边地区的蔬菜生产利用嫁接、滴灌、生物有机肥、“无公害”防治和二氧化碳气肥等高新技术,使产 13 品达到“无公害绿色蔬菜及有机蔬菜”标准,产品质量高,产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潜力巨大,又逢我国加入“ WTO”的绝好机会,我国每年出口绿色食品 597 万吨,蔬菜约占 20%左右。 蔬菜以及加工蔬菜出口年增长幅度都在 30%以上。 XX县地处辽宁、河北、 XX三省区的交汇处, 东与辽宁、 西与河北 交界。 是 XX出入环渤海经济圈的最近通道, 这里距北京400公里,天津 480公里,沈阳 450公里,锦州 230公里,承德 180公里, 方便的交通网络,较近的运输距离,是 XX蔬菜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项目承办单位是北京新合作商贸集团有限公司 XX东部地区区域公司 XX新合作超市连锁有限公司的加盟企业,可依托遍及全国的“新合作”连锁超市网络,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的有效对接,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让出城市居民购买到绿色、环保、无公害、无污染的放心菜。 XX 县是 自治区 农业大县,现辖 13 个乡镇和天义开发区、热水旅游度假 区,总人口 60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3 万人。 蔬菜生产在当地是优势传统产业,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稳定的生产、技术、基础设施、流通销售服务体系。 综合起来看, XX 具有蔬菜生产的人文资源优势。 XX 县位于 XX 自治区 XX 市最南部, 东经 118176。 26′至119176。 25′,北纬 41176。 17′至 41176。 53′。 地处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气温回升快。 夏季短促而炎热,偏南风盛行,降水较充沛,雨热同季。 秋季雨水较少,温差较大。 冬季漫长而寒冷。 光热资源丰富 , 年日照时数 2800 小时─ 2900小时;大于等于 10176。 C 有效积温 20xx176。 C─ 3200176。 C,年均气温 176。 C,无霜期 120 天─ 140 天。 当地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 14 富, 适宜北方蔬菜种植栽培,具有蔬菜生产的良好地域优势。 XX 县 蔬菜产业 的全面 发展 , 对 流通环节中的物流配送 产生巨大的综合性需求。 由于 XX 县 蔬菜 产品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有机、绿色等特点,已经 凭借现有品牌优势 打入 沈阳、大连等 东北 和 京津等地市场,同时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 XX 得天独厚的农牧业条件为发展综合性的农业物流创造了十分巨大的需求,会催生 了 诸如专业加工和储存、包装、远程配送、销售、品牌推 推介 、产品交流展览等物流业 态,使农牧业产业化的增值链不断延伸,这是 XX 需要着力推进的特色物流产业,前景将十分广阔。 本项目建设立足满足 XX 县内 蔬菜 流通 需求,以服务当地蔬菜产业化生产为宗旨 , 以实现“农超对接”为目标,以提高菜农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当地的 农产品 的商贸流通带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 从现有基础及长远发展角度看, XX 县 XX蔬菜交易市场 冷链升级建设项目 的前景都十分广阔。 第 四 章 建设条件与项目地址方案 第一节 XX 县自然、经济 条件 地理位置。 XX 县位于 XX 自治区 XX 市南部,东经 118176。 26′至 119176。 25′,北纬 41176。 17′至 41176。 53′,东西长 94 公里,南北宽 64 公里,总土地面积 4317平方公里。 东与辽宁省建平县、凌原市相连,西与河北省隆化县、承德县接壤;南同河北省平泉县毗邻,北与喀喇沁旗相接,是连接辽宁、河北、XX 三省(区)的“金三角”地带。 县政府位于县 内 东部边缘的 15 天义镇。 地形地貌。 XX 县地处 XX 高原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带、西辽河上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交错、丘陵起伏。 西部、西北部为海拔 800 米─ 1400 米的七老图山,植被较好;南部为低山区,怒鲁尔虎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成为老哈河与大凌河的分水岭;中部为 黄土丘陵,海拔 600 米─ 700 米,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水源缺乏;老哈河和坤头河分别贯穿县内中东部,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由此构成 XX县独特的“五山四丘一分川”的地貌特征。 交通条件。 XX 县 境内有叶─赤铁路、 306 国道、省级平─双公路通过,再加上天─四线、天─山线、大─三线等县级公路和二十多条乡级公路,形成了一张较为发达的交通道路网,公路、铁路总延长 724 公里,道路绿化率高达 97%,免除了风沙、洪水危害,保障了道路交通的畅通无阻,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气候条件。 全县属于温和 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干燥多风,气温回升快。 夏季短促而炎热,偏南风盛行,降水较充沛,雨热同季。 秋季雨水较少,温差较大。 冬季漫长而寒冷,偏北风为主,降水稀少。 光热资源丰富。 年日照时数 2800 小时─ 2900小时;大于等于 10176。 C有效积温 20xx176。 C─ 3200176。 C,年均气温 176。 C,东西部的年平均温差为 2176。 C─ 176。 C,南北温差为 176。 C─ 2176。 C。 一月份平均气温 176。 C 至 11176。 C;最低温度为 176。 C; 7 月份平均气温 23176。 C 左右,最高温度176。 C。 西北部山区无霜期 100 天─ 130 天,南部 130 天─ 140天。 降水较为丰沛,一般 450 毫米─ 700 毫米,多年平均降水,且由东部低地向西北部山区递增,雨量多集中在 6 16 月至 8月,占全年降水的 %。 蒸发量一般在 1500毫米─ 2500毫米间, 5 月份蒸发量最大。 西北部中山区气温较低,林木较多,植被盖度高,蒸发量相对较小,一般在 1500 毫米以下,其他地区蒸发量较高。 土地、土壤资源。 XX 县共有山地面积 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丘陵 ,占总面积的 %;平地 ,占总土地面积 的 %,从土地利用状况来看, XX 县现有耕地 160 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 %,主要分布在中东部沿河平川及丘陵区,基中平地,占现有耕地面积的 %;坡地 ,占现有耕地面积的 %。 林业用地 253 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9%。 牧业用地 万亩,占 %。 不可利用地 万亩,占 %。 村庄、道路、河流及沟壑、水渠等用地 万 亩,占 %。 XX 县境内共有棕壤、褐土、草甸土和风沙土四个土类, 11个亚类, 21 个土属, 58 个土种。 棕壤土类 包括粗骨性棕壤、生草棕壤、典型棕壤和潮棕壤等四个亚类,总面积 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43%,其中农业用地 万亩,占该土类面积的 %,主要在西部中山区和南部低山区海拔 800 米以上地区呈垂直带谱分布;褐土土类:粗骨性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土及潮褐土四个亚类,主要分布在县境中东部及老哈河以南的丘陵地区,垂直带谱中出现的棕壤之下、草甸土之上,总面积 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其中农业用地 ,占该土地面积的 %;草甸土包括典型草甸土和盐花草甸土两个亚类, 主要分布在老哈河、坤都伦河沿岸的一级阶地上,总面积 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 %, 17 其中农业用地 万亩,占该土类面积的 %;风沙土类主要分布在老哈河、坤都伦河两侧及部分古河道,占总土地面积的 %,其中农业用地 万亩,占该土类面积地 %。 由于河流沉积的沙土经风力搬运堆积沙丘,有的成为平铺沙地,在近河床处为半固定风沙区土,在距河流较近的一级阶地或受多年风积的平地上为固定风沙土。 植被资源。 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势及人为活动等条件的影响, XX 县的植被类型较为复杂,蒙 新、东北和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互相汇集,植物交替渗入,而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 西北部中山区森林覆被率 %;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垦殖率高,植被稀疏,覆盖度一般在 30%左右,森林覆被率仅 %;中东部沿河平川区,由于开垦历史悠久,农垦指数高,自然植被稀少,森林覆被率仅 %;南部低山区,山体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山上林木稀少,植被稀疏,森林覆被率仅为 %,植被 覆 盖度也只有 30%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野生植物达 87 科 294 属 1000 余种(含苔藓植物 8科 11属 11种),林木中尤以桦、松、柞、杨 树的蓄积量为最大。 水、电资源。 XX 县大气降水总量 亿方,扣除境外流入水量后的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方,平均径流系数,平均径流深 毫米。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 ,占全县年平均降水总量的 %,其中比较丰富的老哈河流域占%,坤都伦河流域占 %,大凌河流域占 %。 全县地表、地下水资源总和为 亿方,占全县大气降水的 24%。 地表、地下水水质绝大多数较好,一般矿化度小于 1克 /升,以 HCO Ca型水为主,适宜农田灌溉和饮用。 多年来,全县已建起大小水库 2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库打虎石水库蓄水量 1亿立方米,年 18 发电量超过 400 万度。 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为全县经济的全面腾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全县经济情况。 近几年来,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紧密团结,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xx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比上年增加 19%,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比上年增长 %,第二产业 ,比上年增加 %,第三产业 亿元,比上年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558 元,比上年增长 %;农民人均收入 5330 元,比上年增长 %;县财政收入 亿元,比上年增长 %。 第 二 节 外部配套条件 原材料供应有保障。 本项目建设所需钢筋、水泥、砖料、建筑防水等建材均可在就近购买,无需外购,节省运杂费。 交通便利。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县中东部地区, XX 县境内有叶─赤铁路、 306 国道、省级平─双公路通过,再加上天─四线、天─山线、大─三线等县级公路和二十多条乡级公路,形成了一张较为发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保障了道路交通的畅通无阻,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项目 区距 北京、天津、锦州、大连、秦皇岛 大中城市 较近,有利于项目 运营 销售。 通讯条件先进。 XX 县通讯网络发达,电话可以直拨国内外,移动通讯覆盖全县 95%以上的地区,可以直接联入国际互联网。 电力能源供应有保障。 全县有大小供、变电站所 11 个,日供电能力 90万千瓦时,年供电能力 3亿千瓦时,能保证县内 19 各项事业用电。 劳动力资源丰富。 XX 县总人口 60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 万人,有劳动力 26 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 第 三 节 项目建设场址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 XX 县 XX 蔬菜交易市场 拟建地点位于 XX 县 XX河 北村 XX 蔬菜交易市场 内, 本 项目区占地 4 亩 ( 平方米)。 XX 市场总占地 100 亩, 现为建设用地,已经完成了土地规划和拆迁等前期工作 , 市场内规划有蔬菜冷藏保鲜库建设区,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二、地形地貌 项目建设地点属于平川区,地势平坦,不属于地质构造带,没有地质断裂构造结构 ,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三、 区位 交通条件 XX 县距北京 、沈阳 400 多 公里,距天津 480 公里,距锦州港仅 230 公里,距秦皇岛 300 公里。 叶赤铁路(叶百寿 — XX)路经 XX, 306 国道穿过 XX,临近京四公路(北京 — 四平),正规划建设天义至“承 四”高速连接线的西环路。 公路基础建设和城市框架建设的飞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公路和城市交通营运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公路和镇区客货运输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 20xx 年,全县公路里程继续延伸,国道 306 线在县内的里程 公里;区道 “平双线 ”里;县级公路 公里,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公路状况持续 20 改善。 公路客货运输量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继续攀升,运量和周转量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项目建设地点 位于 县 道 “大三 线 ” 旁边 300 米处 ,距离省道平双公路 15 公里,距离天义镇天义火车站 35 公里,连 接交通线路都是二级以上油路,交通运输便捷顺畅。 四、气候条件 项目厂址地处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旱、多风、少雨,常年主导风向为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