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20202 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 2学分 (春 ) 注:研究生课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不重复计算学分 5.实践环节 18学分  Project类课程 8学分 40030721 建筑设计概论 (1周 ) 1学分 (夏 ) 40030632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2周 ) 2学分 (夏 ) 40030673 混凝土结构设计 (周 4, 8周 ) 3学分 (春 ) 40030682 钢结构课程设计 (周 3, 8周 ) 2学分 (秋 )  实习 10学分 40030711 认识实习 (1周 ) 1学分 (夏 ) 40030584 施工实习 (5周 ) 4学分 (夏 ) 40030402 测量实习 (2周 ) 2学分 (夏 ) 40030152 工程地质 (实习 )(3天 ) 学分包含在课程中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夏 )  结构设计大赛 2学分,选修 经审查后可替代 Project 的 SRT 2~ 3 学分 (应与 Project 有基本相同培养要求 ) 6.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土木水利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水利水电科学技术领域里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工程科学技术及管理人才。 要求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 毕业后能从事水利水电及相近领域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 174,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 学分 139,平均周学时 20; 夏季学期实践环节 13 学分,课程设计 7 学分,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35学分  “两课” 5门 14学分 10610022 思想道德修养 2学分 (秋 ) 10610013 毛泽东思想概论 3学分 (春 ) 106100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学分 (秋 ) 10610043 邓小平理论概论 3学分 (春 ) 106100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学分 (秋 )  体育 4学分 第 1~ 4 学期的体育 (1)~ (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 ;第 5~ 7 学期的体育专项为限选,不设学分;第 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为任选。 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 外语 4学分 实行以英语水平 I 考试为标准的目标管理模式,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 I 考试,并取得 4 学分;学生可选修外语系提供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 文化素质课 在以下 10 个课组的 6 个课组中任选≥ 13 学分 历史与文化、文学、艺术欣赏与实践、哲学与社会思潮、写作、当代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与法律、科学与技术、国防教育与学生工作。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4学分  数学类 20学分 必修课 5门, 17学分 (可用其它相应水平的数学课替代 ) 10420743 微积分 (1) 3学分 (秋 ) 10420753 微积分 (2) 3学分 (秋 ) 10420764 微积分 (3) 4学分 (春 ) 10420684 几何与代数 (1) 4学分 (秋 )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秋 )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 (秋 ) 选修课 在下列课程选修 3 学分,也可为未列的其他数学课替代 10420692 几何与代数 (2) 2学分 (春 秋 ) 40420284 最优化方法 4学分 (春秋 )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春秋 ) 40420204 数值分析 4学分 (春秋 ) 10910013 运筹学 3学分 (春秋 ) 10420854 数学实验 4学分 (春秋 )  物理类 6学分 10430484 大学物理 B(1) 4学分 (春 ) 10430344 大学物理 (1)(英 ) 4学分 (春 ) 10430212 物理实验 (1) 2学分 (秋 )  计算机基础 2学分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选修 1 门计算机类课程,也可选修其他计算机类课程 20740053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3学分 (春秋 ) 2023009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3学分 (春秋 )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学分 (春秋 ) 400305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学分 (春秋 ) 网络应用与开发 2学分 (春秋 )  自然科学选修课 6学分 选修不少于 2 门,也可以用表中未列的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力学课替代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春秋 ) 10440012 大学化学 B 2学分 (春秋 ) 10430494 大学物理 B(2) 4学分 (秋 ) 10430354 大学物理 (2)(英 ) 4学分 (秋 ) 10430222 物理实验 (2) 2学分 (春 ) 3.专业相关课程 70学分  专业基础课 51学分(加#号为院级平台课) 工程制图类课 4 学分 20200412 工程图学基础 2学分 (秋 ) 20900012 工程计算机制图 2学分 (春 ) 力学基础类课 27 学分,也可以选修力学系的高等级课程 20330354 #工程力学 (1) 4学分 (秋 ) 20200044 #结构力学 (1) 4学分 (春 ) 20200134 #结构力学 (1)(英 ) 4学分 (春 ) 30040242 #水力学 (1) 2学分 (春 ) #土力学 (1) 3学分 (秋 ) 水力学 (2) 4学分 (秋 ) 河流动力学 2学分 (秋 ) 土力学 (2)(含基础工程 ) 2学分 (春 ) 20330404 工程力学 (2) 4学分 (春 ) 20200052 结构力学 (2) 2学分 (秋 ) 20200142 结构力学 (2)(英 ) 2学分 (秋 ) 专业基础提高课 3学分 根据学生专业方向选修 1 门以上,也可以选力学、土木等系的相关课程 20200113 计算流体力学 3学分 (秋 ) 20200043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基础 3学分 (秋 ) 土壤水与地下水动 力学 3学分 (秋 ) 水资源学基础 3学分 (秋 ) 其他专业基础课 17学分 40030352 #建筑材料 2学分 (秋 ) #混凝土结构 (1) 3学分 (春 ) 水文学原理与应用 3学分 (春 ) 40040152 #工程地质 2学分 (春 ) #工程项目管理 (1) 2学分 (春 ) 20510032 #工程经济学 2学分 (春 ) 30030363 #测量学 3学分 (春 )  专业课 19学分 专业必修课 10学分 水工建筑物 (1) 3学分 (春 ) 40040072 建筑工程施工 2学分 (春 ) 水资源利用与规划 3学 分 (秋 ) 水电站 2学分 (秋 ) 专业选修课 9学分 至少需在下列课程中选修 6 学分,其余课程可以在土木水利学院三个系的专业课程中选修。 水工结构工程方向: 40040062 水工建筑物 (2) 2学分 (秋 ) 40040082 结构可靠度设计 2学分 (秋 ) 30040142 岩石力学基础 2学分 (秋 ) 30040042 结构动力学 2学分 (秋 ) 40030361 建筑材料实验 1学分 (秋 ) 水利水电工程方向: 40040042 地下洞室工程 2学分 (秋 ) 水利水电专题 2学分 (秋 ) 水资源方向: 水资源系 统工程 2学分 (秋 ) 40040122 灌溉与排水 2学分 (秋 ) 洪旱灾害及其防止 2学分 (秋 ) 环境水利 2学分 (秋 )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方向: 水工模型试验 2学分 (秋 ) 治河工程 2学分 (秋 ) 港口与近海工程方向: 海岸及港口工程 3学分 (秋 ) 港口工程 3学分 (秋 ) 40040092 航运工程 2学分 (秋 ) 40040142 波浪理论与海洋水文 2学分 (秋 ) 市政工程方向: 桥梁与公路工程 3学分 (秋 ) 40040582 城市水环境工程 2学分 (秋 ) 40040022 钢结构 2学分 (秋 ) 30040212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2学分 (秋 ) 4.实践环节 20学分  Project类课程 7学分(参加 SRT或结构设计大赛可以减免 1~ 3学分) 专业课程设计 4学分 (秋 ) 40030673 混凝土结构设计 3学分 (夏 )  实习 13学分 40040612 水利概论与认识实习 2学分 (夏 ) 40040484 生产实习 4学分 (夏 ) 40030402 测量实习 2学分 (夏 ) 40040392 地质实习 2学分 (夏 )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学分 (夏 ) 5.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土木水利学院 建设管理系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在本科阶段,教授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础课程,并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理论,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综合分析和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初步能力,毕业后既能胜任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也能从事一般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同时面向该领域国内外执业资格要求和考试。 二、学制与学 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 176,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 141,平均周学时为 20; 夏季学期实践环节 13 学分,课程设计 7 学分,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35学分  “两课” 5门 14学分 10610022 思想道德修养 2学分 (秋 ) 10610013 毛泽东思想概论 3学分 (春 ) 106100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学分 (秋 ) 10610043 邓小平理论概论 3学分 (春 ) 106100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学分 (秋 )  体育 4学分 第 1~ 4 学期的体育 (1)~ (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第 5~ 7 学期的体育专项为限选,不设学分;第 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为任选。 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 外语 4学分 实行以英语水平 I 考试为标准的目标管理模式,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 I 考试,并取得 4 学分;学生可选修外语系提供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 文化素质课 在以下 10个课组的 6个课组中任 选≥ 13学分 历史与文化、文学、艺术欣赏与实践、哲学与社会思潮、写作、当代中国与世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与法律、科学与技术、国防教育与学生工作。 2.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5学分  数学类 21学分 必修课 5门, 17学分 (可用其它相应水平的数学课替代 ) 10420743 微积分 (1) 3学分 (秋 ) 10420753 微积分 (2) 3学分 (秋 ) 10420764 微积分 (3) 4学分 (春 ) 10420684 几何与代数 (1) 4学分 (春 )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秋 )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学分 (秋 ) 选修课,在下列课程选修 4 学分,也可为未列的其他数学课替代 10420692 几何与代数 (2) 2学分 (春秋 ) 40420284 最优化方法 4学分 (春秋 )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春秋 ) 40420204 数值分析 4学分 (春秋 ) 10910013 运筹学 (建议选修 ) 3学分 (春秋 ) 10420854 数学实验 4学分 (春秋 )  物理类 6学分 10430484 大学物理 B(1) 4学分 (春 ) 10430344 大学物理 (1)(英 ) 4学分 (春 ) 10430212 物理实验 (1) 2学分 (秋 )  计算机基础 2学分 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修 1 门计算机类课程 (也可选修其他计算机类课程 ) 20740053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3学分 (秋 ) 2023009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3学分 (秋 )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学分 (秋 ) C++面向对象编程 2学分 (秋 ) 网络应用与开发 2学分 (秋 )  自然科学选修 6学分 选修不少于 2 门,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