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高桩码头、航标及护岸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大全内容摘要:

08'之间, 是由思 第 4 页 共 51 页 贤 滘 、北江下游、潭洲水道、平洲水道各段航道联线的总称,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起至西北江三角洲网河顶端的思贤 滘 ,经北江干流纵向至紫洞,长 28km;中段从紫洞进入北江网河一级汊道潭洲 水道上段至登洲头,长 18km;下段从登洲头进入北江二级汊道平洲水道,横向至大尾角汇入珠江干流的南河道,长 22km。 二、河道特征 东平水道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沿程分汊众多,水道四通八达。 水文特性不仅受西江、北江径流作用控制,还受珠江口潮汐作用的影响,水流动力条件非常复杂,动力差异大。 三、气象条件 佛山市的 春季气温 在 ℃~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平均气温达 ℃;到了秋季,平均气温为 ℃~ ℃; 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 ℃ 左右。 佛山市北部地区比中南部降水量偏多 , 从 4 月份开始,本市降水量明显增多。 10 月份开始,降水明显减少。 佛山市的主导风为西北风,季风气候明显,佛山市从 5 月到 12 月均会受热带气旋影响。 四、河床地质条件 东平水道河床主要为沙质,间有石质礁石,两岸设有堤防,河势比较稳定。 上段(北江干流段)由于人工采砂活动,同时航道整治的丁坝束窄了中洪水断面,延长了河流造床时间,使得河床演变趋于纵向冲深状态,沿程浅滩完全消失。 中段(潭洲水道上段)也受人工采砂导致的流量增大和水流动力增强的影响,目前该河段河床处于纵向冲深的状态,沿程历史上的浅滩基本消失。 下段(平 洲水道)河床长期处于单向冲刷状态,下游有对岗沙江心洲一个。 第 5 页 共 51 页 第二章 编制说明、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遵循标书中规定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遵循的主要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如下 : ( 1)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JTJ248— 2020)、 ( 2)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 ( 3)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 JTS16712020) ( 4)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 JTS2572020)。 ( 5) 《内河助航标志》( GB586393); ( 6) 《内 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 GB586493); ( 7) 《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 JTJ2872020); ( 8)《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 JTJ 3122020); ( 9)《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 2032020); ( 10)《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 JTS2582020); ( 11)《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JTS2052020); ( 12)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 ; ( 13) 东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 D4 合同段码头、护岸、交叉及航标工程 施工图及相关资料; ( 14) 我 单位的现有施工能力及设备、资金拥有情况。 ( 15) 我单位施工类似的工程经验及研究成果。 第 6 页 共 51 页 第 三 章 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第一节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本项目主要分为码头工程、航标工程、护岸工程和交叉工程四部分。 码头工程施工的主要顺序: 施工准备 → 施工测量→桩基基础施工→ 三水码头护岸块石进料(澜石码头无此项,下同)→ 现浇桩帽、梁、立柱→现浇阶梯→现浇吊机座 (澜石码头无此项) 、矩形梁→现浇面板、护轮坎、面层→抛石护岸 砌筑 →安装橡胶护弦→安装栏杆扶手、系船柱→安装固定吊机 (澜石码头无此项) → 清理场 地。 灯塔 航标 工程施工的主要顺序: 施工准备→拆除原有废旧 塔 标→阀树拆墙→塔标改造→新建塔标及标路→护岸工程。 浮 标工程施工的主要顺序: 浮标委托加工→运抵东平水道验收→航标部门安装灯具→现场定位更换旧浮标→业主及使用单位验收。 由于航标工程线长点多量少,施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可以采取流水交叉施工作业,以减少工程施工工期。 护岸工程的主要施工顺序: 地基清理 →测量放样→岸坡 削坡 与砌筑→防渗施工→保护工程→完工验收。 交叉工程主要是调查 探测废弃 过河管线布设情况 ,达不到通航标准的予以拆除 以及 在两座达不到净高要求的 跨河桥梁 上 设置 净 高通航水尺,确保通航安全。 第二节 施工准备 为迅速、顺利组织本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将及时调遣人员、调配施工机具设备、各类周转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先期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后,按照本工程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完成必须的施工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图纸会审 组织项目部所有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招 、投 标文件及设计图纸,尽快组织 内部 图纸会审 ,正确领会设计意图,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差错。 对会审确认无误的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名,加盖“资料核准章” 并 编号后 , 分发项目部相关部门执行。 对施工图中存在的疑问及时提请业主进行施工图技术交 底。 第 7 页 共 51 页 技术资料准备及单元工程划分 根据编写的工程质量计划的要求,收集与本工程相关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对本项目工程进行分部、分项及单元工程划分。 编写分部 、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对批准后的分部 、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在项目部内部分级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分部和单元工程的质量目标及要求,确定质量控制点。 根据整个工程进度计划的安排组织施工,使整个项目施工按照 ISO9001 质量论证的要求处于受控状态,并使工作质量计划得到有效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科学地进行劳动力、材料 、机械设备的平衡调度;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结合工程结构部位的特点,制定适宜的、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同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防护。 二、施工现场准备 测量放线 根据 业主 提 供 的测量控制点基本资料,测设施工控制网,以满足施工过程中河道、基坑开挖放样、立模放样、安装测量、施工现场地形测量和施工监测测量以及竣工测量等的需要。 临时设施的布设 整个临时工程布置于业主提供的临时用地范围内。 资源准备 ( 1)管理及作业层人员进场 项目部主要人员迅速就位,并及时调配管理部门和施工队的各类作业人员及 时进场。 ( 2)施工机械、材料资源 根据总进度计划的安排,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材料采购根据招标文件及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中“物资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大宗材料的货源;调拨或采购临时设施材料到工,根据需要调运施工周转材料进场。 第三节 施工测量 一、测量平面与水准基点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按《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2020)的要求测设施工基线及施工水准基点。 由单位组织人员对基线及水准点进行验收后,提交测量报告给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批 第 8 页 共 51 页 后使用。 施工期间要定期对基线及水准点 进行复核,并注意加以保护,以保证其精度。 二、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验收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成果,复测满足精度要求后,以其为已知点,在便于观测和设标的护岸沿线后方和一期码头工程护岸侧设立稳固标石(组成三角网的所有角度宜布设在30176。 ~ 120176。 之间),组成整个工程的平面控制网主网。 整个导线网依照一级控制网精度要求施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以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作为基准水准点,适当加密,组成高程控制网。 整个高程控制网按照国家三等水准施测。 施工期间控制网的复检 定期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同下,对所建平 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核,是整个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整理每次的测量成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各控制点在所要求的精度范围内,从而保证码头各部位的精确施工。 GPS基准站的建立 在项目部办公室附近设置 GPS 基准站一座,通过与控制点进行联测,确定基准站点的坐标和坐标转换参数。 基准站为各流动站提供差分信息。 第三节 灌注桩施工 一、灌注桩工艺流程 由施工图可知本项目后方引桥段采用灌注桩基础,则灌注桩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第 9 页 共 51 页 护筒埋设: 护筒 按设计要求采用厚度不小于 6mm 的 钢板卷制焊接而成,保证筒壁不漏水。 为保证成孔安全,护筒长度应结合现场地质情况、设计长度和施工条件 决 定。 护筒埋设工作主要 由 振动锤完成,打设时严格控制桩位及垂直度,护筒顶应保持与码头墩台底面高度一致,以方便机械行走和操作。 护筒一次性投入不重复利用。 安放护筒安放前,进行精确放样,要求将护筒底埋入较为密实的稳定土层,保证护筒位置平、直、稳固、准确、不变位,底部不漏水。 泥浆制备及循环: 水泥、砂石进场试验 混凝土搅拌 钢护筒沉放 监理核准 冲孔机就位 钢筋笼安放 安放导管清孔 混凝土浇筑成桩 桩基检测 监理检查验收 混凝土运输至现场 监理核准 钢筋进货检验 监理核准 钢筋笼制作 监理 终孔检查 水泥、砂石进场试验 监理核准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配合比设计试验 监理核准 冲击成孔至桩底标高 第 10 页 共 51 页 根据施工条件,本工程的地质资料及设计要 求,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确定用冲孔桩成孔,泥浆护壁,二次循环清孔。 桩 孔形成自由面时,由于受地层覆盖土压力的作用,使自由面产生变形,泥浆使用得当可以抑制变形的产生,根据泥浆物理性能,结合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泥浆性能参数,来平衡地层的侧压力,以抑制孔壁的缩颈、坍塌。 泥浆性能参数指针控制范围如下: 漏斗粘度: 1825 s 泥浆比重: 含 砂 率: 4% 泥浆性能参数一般选择原则为:易塌孔地层选用较大值 ,不易塌孔地层选用较小值。 根据现有地质状况,采用原土造浆 的方法。 考虑到冲进至砂砾层后,维护孔壁比较困难,因此,泥浆比重适当增加,所以,在现场准备一些膨润土和有关的化学掺和料,在需要时,配制优质泥浆。 平整施工场地 : 因 灌注桩 为陆上施工,只须使用挖掘机对场地平整后即可施工。 成孔: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采用较为优质的泥浆,泥浆比重控制在 ~。 成孔施工工艺 1)机具布置 机具布置随所用的钻机类型而异。 钻机一般都备有钻架。 在埋好护筒和备足护壁泥浆粘土后,将桩机就位,立好钻架,对准桩孔中心,就可开始钻进。 2)开孔 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 持孔内水位高出河中水位 ~ 米,并低于护筒顶面 米以防溢出后应及时补水。 在砂及砂卵石等松散层开孔或钻进时,可按 1: 1 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粒径不大于 15 厘米),用冲击钻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力求 第 11 页 共 51 页 孔壁坚实。 3)正常 施工 时,应注意以下事宜 a、在易坍塌或流砂地段宜用 低档钻进 ,并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比重。 b、在通过 漂石或岩层,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 钻进,防止发生斜孔、坍孔事故。 4)掏渣 破碎的钻渣,部分和泥浆一起被挤进孔壁,大部分靠掏渣筒清除出孔外,故在冲击相当时间后,应将冲击锥提出,换上掏渣筒,下 到 孔底掏取钻渣, 取出的钻 渣 倒入 渣沟中。 当冲击 锥本身兼作掏渣筒 时 ,无须另换掏渣筒。 当钻渣太厚,泥浆不能将钻渣全部悬浮上来,冲击 锥冲击 不到新土(岩)层上,还会使泥浆逐渐变稠,吸收大量冲击能,并妨碍钻锥转动,使冲击进尺显著下降,或有冲击成梅花孔、扁孔的危险,故必须按时掏渣。 一般在密实坚硬土层,每小时钻进小于 5~10 厘米,松软地层每小时纯钻进小于 15~30 厘米时应进行掏渣, 或掏至泥浆内含渣显著减少,无粗颗粒,比重恢复正常为止。 在开孔阶段,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可待钻 进 4~5 米后再掏渣。 正常钻进每班至少应掏渣一次。 在松软土层,用管锥钻进比十字型冲击锥快,故掏渣应较勤快。 一般锥管内装满钻渣后,应立即提锥倒渣,管锥装满时,可根据实际测定。 掏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或清水以维护水头,投放粘土自行造浆的,一次不可投入过多,以免粘锥、卡锥。 5)检孔 施工 中须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用钢筋笼做成,其外径等于设计孔径,长度 第 12 页 共 51 页 等于孔径的 4~6 倍。 每钻进 4~6 米,接近及通过易缩孔(孔径减少)土层(软土、软塑粘土、亚粘土等)或更换钻锥前,都必须检孔。 用新铸或新焊补的钻锥时,应先用检孔器检孔 到底后,才可放入新钻锥钻进。 不可用加重压、冲击或强插检孔器等方法检孔。 当检孔器不能沉达原来钻达的深度,或大绳(拉紧时)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时,应考虑可能发生弯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况,如不严重时,可调整钻机位置,继续冲孔。 6)安全要求 锤 起吊应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进出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锥撞击人身事故。 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盖保护并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钢筋制作和安放 桩钢筋笼制作前,钢筋选用具有质量保证书,并通过质量复检合格的钢筋,由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