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壮苗的培育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为壮苗积累的于物质多,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和增加油菜抗逆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现将油菜壮苗的特征和培育方法介绍如下。 1 油菜壮苗的特征株型矮健紧凑,苗高 2023柄粗短,无红叶,叶片密集丛生不见节,绿叶 68 片;根颈粗短,根颈粗 67高脚苗、曲颈苗;侧根多、细,主根直;无病虫害。 2 好苗床、留足面积苗床要求土质肥沃,干爽疏松,水源好,近年没有种过同类作物的土地。 一般说苗床地、旱地优于水田,沙土、壤土优于粘土。 因为旱地、沙土、壤土疏松,利于幼苗扎根,出苗整齐,发苗快,移栽时起苗带土容易,断根少,移栽后成活快。 苗床面积要足,若苗床不足,秧苗密度过大,生长拥挤,必然形成高脚苗、 2、弱苗,移栽后成活慢、春后不发苗、产量低。 细整地由于油菜种子细小,顶土能力弱,因此要做到苗床平整细碎,无大土块、大孔隙,同时开好排灌沟,为种子萌发、根系伸展、幼苗生长创造条件。 施腐熟底肥结合苗床整地,每公顷撤施土杂肥 2250030000肥225300粪尿 67507500肥 30苗床地耕翻后,作13厢面,再在厢面上撤土杂肥、磷肥、硼肥、播种后,盖上人粪尿拌火土灰或猪粪渣。 如果墒情不足,可用人粪尿、猪粪尿对水浇泼作“盖面肥”。 选种子播种前,剔除秕粒和杂物后,晒种 23d,每天晒 34h,以提高出苗率。 时播种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大小和出苗率而定。 一般千粒重在 平方米苗床的播种量为 粒重在 上的种子,每 3、平方米苗床的播种量以 宜。 如果播种量过大,一出苗就会发生挤苗现象,既增加间苗的工作量,又影响秧苗素质,对培育壮苗不利。 在播种前用多效唑 50 浸种 4h,然后播种。 播种期关键在适时,过早播种、苗床生长期过长,容易发生高脚苗,或长叶柄嫩弱苗。 早熟的春性品种,还易出现年前早花,引起冻害。 过迟播种,冬前有效生长期短,苗小叶少,抗寒力弱、春发基础差。 因此过早过迟播种都会影响油菜获得高产。 育苗播种适期范围大致是:早熟甘蓝型品种包括早、中熟白菜型油菜应在 10 月上、中旬,即寒露至霜降播种,11 月上、中旬移栽;中迟熟甘蓝型品种,应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初即秋分至寒露播种,11 月中、下旬移栽。 苗床播 4、种密度与壮苗关系直接,“苗挤苗、高脚苗”这是群众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控制好播种量,按地定种、分厢定量,来回撤播,均匀落籽。 既保证幼苗个体生长条件,同时可减少间苗时间。 时间苗产生“高脚苗”的原因是间苗不及时,苗床密挤所形成的。 因此,要培育壮苗,必须及早间苗。 第 1 次问苗在 1 片真叶时进行,要求达到不挤苗;第 2 次间苗,应在 2 片真叶时进行,要求达到苗与苗间叶不搭叶。 幼苗进入 3叶期时,进行定苗,保持苗距 0苗时做到“五除五留”,即除弱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小苗、留大苗;除劣杂苗、留纯健苗;除密苗、留匀苗;除病虫苗、留健壮苗。 强肥水管理油菜播种后,应保持苗床土湿润,以表土不 5、发白为度。 按照“4 叶前嫩旺,4 叶后健壮”的原则,结合间苗;分次用稀粪水提苗。 即用50粪尿对水 200250合抗旱。 移栽前 7d 左右,施 1 次“送嫁肥”,每公顷用尿素 5260人粪尿 30003750水施用,促进发根长叶,壮苗移栽。 治病虫害苗床期蚜虫、菜青虫、黄曲条跳叶甲、菜螟等秋旱时危害严重,蚜虫又是病毒传染煤介。 因此,要按“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做到不带病、虫不到本田。 虫。 可用 40乐果乳剂 1000 倍液,或 氰菊酯 000 倍液,在移栽前 2d 喷药 1 次防治,以防蚜虫随苗带人大田。 青虫。 在 3 龄以前用药。 可用 喜 10001500 倍液或菜虫一扫光 10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 曲条跳叶甲。 防治成虫可在成虫盛发期用 3鱼藤精 500600 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8001000 倍液加 衣粉喷雾;防治幼虫可用 90敌百虫 10001500 倍液淋蔸,或在移栽前用敌百虫 1000 倍液浸苗根部1012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