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多注意防治玉米褐斑病内容摘要:

、危害特点玉米褐斑病是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 病斑先是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的时候是浅黄色,逐渐变成黄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 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叶鞘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 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感病品种一旦被病原菌侵染,全株叶片会迅速产生大量黄色小斑点,叶片快速干枯。 二、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 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 每亩用 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20 克;或 70甲基托布津每亩70 克;或 50多菌灵每亩 50 克;或 果利粉剂每亩 30 克,对水 30 公斤。 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剂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以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喷药间隔期为 7 天左右,连喷施 23 次。 喷施时注意着药均匀,喷后 6 小时内遇雨,应在雨后及时补喷。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