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1、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 2 种。 米全生育期均可感病,苗期受害重,抽雄前为感病阶段。 感病植株矮小,叶片上有黄绿相间的条纹。 受害幼苗在心叶基部细脉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纹,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状,在新叶上最明显。 玉米 12 片叶即可出现症状,7 叶前后发病最严重。 有些病株从叶尖、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条纹,最后干枯。 有些病株黄弱、矮小,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弱,易腐烂,染病越早,矮化越明显,多数病株不能抽穗结实而早期枯死。 有些病株虽能抽穗,但果穗小,籽粒少而秕瘦。 玉米和制种田受害较重。 幼苗 56 叶期即表现明显症状,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线 2、点增多,叶背主脉上长出长短不齐的蜡状突起。 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肥厚,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心叶不能正常展开,俗称“君子兰苗”。 病株根系少而短,生长迟缓,节间缩短,严重矮化,易从土中拔出。 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结实或籽粒减少。 选择抗病的优良玉米品种。 调整播期。 避免玉米苗期与传毒灰飞虱和蚜虫迁飞高峰相遇。 采用玉米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加强管理。 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减少侵染源;合理施肥浇水,促进玉米生长,缩短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药剂防治。 早播玉米在出苗前 12 天和出苗后 57 天各喷 1 次杀虫剂,注意喷洒地边和沟边的杂草。 在苗期或发病初期用灭毒灵、菌毒清、植病灵、精品菌毒杀星等抗病毒药剂,加入磷酸二氢钾、绿色血脉等叶面肥喷雾防治,每隔 57 天喷 1 次,连用23 次。 喷药宜选晴朗无风天气,以下午 4 点用药效果最佳,喷药后 10 小时遇雨需补喷。 专利查询。玉米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相关推荐
1、年来,玉米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玉米叶斑病、苗枯病、粗缩病、锈病、褐斑病、纹枯病等发病面积较大,危害加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一、玉米病害加重的原因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单一的连片连年种植,有利于病虫源积累。 气候条件适宜。 全球气温变暖,冬季气温偏高,给传毒昆虫创造了良好的适生环境。 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病原菌浸染。 如掖单 4、掖单 12 和掖单 13 等品种易感粗缩病
算,填拱板(拱垫板)、山花板等均以平方米计算。 二、古式木门窗:按窗扇面积以平方米计算,屏门框档 ,木门抱坎、下坎按延长米计算。 三、圆形玻璃窗、百叶窗制作和安装按窗框外围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四、古式栏杆按平方米计算,如图纸未注明窗台板长度时,可按窗框的外围宽度增加 10厘米计算。 窗台突出墙面的 宽度,按抹灰面另加 3厘米计算。 五、窗台板按平方米计算,如窗台板未注明长度时
产率、机械设备使用率、质量合格率和管理工作效率。 并籍以保证工程总体计划的完成。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对裙房 、主体、标准层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详见图三《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流向示意图》。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基坑排水措施、地基降水防上浮措施、施工机械设置和各种施工用房的搭设、施工道路的铺设、场容、场貌处理 、对外联系和有关协作事宜的洽谈。 某某工程 6 6
(3) 在组装模板时,要使两侧穿孔对称放置,以使穿 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 在穿孔处采用加木块的方法,以避免钢模板穿孔。 (4) 内外钢楞间距必须严格按设计计算的间距施工,不得任意变更,相邻模板边肋用 U形卡连接的间距,不得大于 300mm, U 形卡宜正反交替安装。 (5) 门窗预留洞口模板,应有锥度,安装要牢固,既不变形,又便于拆除。 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
要点 1、晒种:晒种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促进种子后熟,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加种子吸水力,提高种子出苗率 1320%。 并能提早出苗 12 天。 方法:选择晴天上午 10 时至下午 4 时,将种子摊晾在向阳干燥的地方,勤加翻动,下午 4 时后收贮室内,避免受潮,连续曝晒 23 天,使种子充分干燥。 切忌种子摊在铁器、水泥地上晾晒,以防温度高烫坏种子。 2、浸种:浸种能刺激种子增强新陈代谢作用
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基底面,挖至槽底标高以上 20cm 时改用人工挖除,边挖边修,并尽快进行基础施工。 当发生超挖或扰动时,必须按规程进行地基处理。 ( 5) 开挖沟槽质量标准:沟槽内的松散土、淤泥、大块石等杂物必须清除,保持不浸水。 ( 6) 加强沟槽开挖过程中的监测,包括土体位移监测、沉降监测及水位 14 监测。 ( 7) 为确保沟槽开挖后基坑稳定, 坑外 3m 范 围内不得堆土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