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超高产增产潜力与栽培技术措...内容摘要:

1、产条件不断改善,高产(高潜力)品种的应用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玉米主产区实际达到的产量完全可以超过气候土壤生产潜力。 在自然生产条件下,光温是不可控的,而水分,土壤条件是可以采取人为措施予以改善的。 如自然降水不足的产区可以引水灌溉土壤贫瘠的可以改土造田,培肥地力,去实现高产。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一、培育、选用综合性状好的耐密型玉米实践表明:种植综合性状好的耐密型玉米是实现高产、超高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生产角度看超高产田所需品种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光合效率高,经济系数高,单位面积产量构成公式为:光合面积光合效率经济系数。 多年创高产的实践表明,植株繁茂,单株叶面积大的品种,单产水平很难有较大突破,而植 2、株清秀的品种产量较高。 主要原因是植株清秀型的吐丝期适宜中面积系数相对较小,田间透光率高,净同化率及经济系数高。 由此可知:培育高光效玉米品种,对实现超高产具有超前意义。 2、千粒重高,保绿期长,在提高中低产田产量水平时,首先是提高单位面积粒数,实现高产,超高产除要保证一定数量粒数外,还要求高的千粒重,选用高千粒重品种在东北产区具有特殊意义。 玉米品种之间的保绿性有差别,保绿性对生育后期干物质生产提高千粒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区域性早衰严重的产区,选用生育后期保绿期长的品种更为重要。 3、抗病虫能力强。 二、合理密植,建立超高产群体1、产量构成:从高产,稳产性分析看,种植中大穗和中小穗品种适当加大密度为最 3、佳选择,因为生育期长品种虽然单穗粒数较多,但由于植株比较繁茂,增加密度受到限制,所以单位面积总粒数并不多,而且生育期较长,子粒灌浆期容易受不良气候的影响,不易获得高产。 2、叶面积与透光性:高群体生育中后期有较大光合面积,适宜的透光率极高的光合效率十分重要。 要立足于保持生育中期光合面积的数量,延长叶面积功能期,保证田间透光良好,提高光合效率。 技术途径:选用株形收敛,清秀,高光效品种,合理密植,生育中后期保证充足水分和养份。 3、提高群体整齐度,杜绝小穗株。 主要技术措施:从整地选种开始,选用遗传纯度高,发芽势、发芽率高的优质种子,精耕细作,搞好田间管理。 三、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1、氮、磷、钾肥的 4、施用量,吉林省玉米高产田、氮、磷、钾施用量较少,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高,供肥能力强。 即土壤有机质 效氮100150mg/效磷 1565mg/效钾 100130mg/时创超高产田必须补施钾肥,一方面可以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具有抗倒伏作用,土壤中速效钾含量 120mg/需增施钾肥。 2、施用中微量元素,吉林省土壤缺乏的中微量元素有 56 种,即:硫、锌、锰、铜等,其中缺硫和缺锌面积较大,所以应重视施用中微量元素。 肥方法:科学的施肥方法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高产的基本措施。 深施肥:包括底肥,口肥和追肥。 底肥应施到 2030层中,提供生育中后期所需养份,并有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向纵深延伸对延长根系寿命及延缓叶片 5、早衰将起重要作用。 有机肥应在秋翻地时及时施入,免得春季动土量大,造成失墒,影响出苗及前期生长。 氮肥晚追:氮肥晚追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前期营养生长,免得植株过于繁茂,延长叶片寿命,防止早衰,提高千粒重。 四、创建超高产土壤,提高土壤生产能力高肥力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创建超高产土壤,主要措施是施用有机肥料和土壤1、施用有机肥料,主要是秸秆还田和施用优质有机肥,这是培肥土壤的基本措施,它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等作用。 2、深层土壤耕作,深层土壤耕作结合深施底肥,改善深层土壤结构,可以提高深层土壤肥力,具体措施有秋季全面深松和玉米生育期间条带深松。 全面深松:深度可达 3540宜在自然降雨较多的玉米产区采用,松后做好秋耙,防止失墒,隔 34 年进行一次。 条带深松:玉米宽窄行种植,于 6 月在玉米大行间结合深松进行高茬还田,具有深松与根茬半秸秆还田的双重任用,在吉林省有着广阔前景。 在温度、降水均具备的地区,实现超高产的技术关键是培肥高产土壤。 这是长期功夫。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