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麦“两晚”增产技术内容摘要:

1、麦“两晚”增产技术玉米、小麦是我县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240 万亩左右,为科学利用光热资源,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挖掘玉米、小麦两大作物的节水,增产潜力,今年全省大力推广以玉米晚收,小麦晚播为主要内容的“两晚”增产节水技术。 该项目技术简便易行,不需增加生产成本,只需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实现小麦节水。 1、玉米适时晚收。 目前我县玉米收获时期偏早,一般在 9 月 20 日左右,而此时玉米正处于蜡熟期,尚未达到完熟。 所谓完熟就是玉米完全成熟,判断标准:一是玉米苞叶变白,苞叶上口松散;二是乳线消失,把玉米果穗掰断,可以看到籽粒中间有一条黄白色交界线 2、,这就是乳线,有乳线为蜡熟期,无乳线为完熟期;三是看黑层,把玉米籽粒底部花梗去掉,如果可以看到一层黑色,即黑层则表明玉米完全成熟。 研究表明:一般中熟品种,在蜡熟到完熟期,需 10到 15 天,每增加 1 天,千粒重可增加 3 到 4 克,亩增 6 到 8 公斤,晚收 7 天,亩增产 35 公斤以上。 因此应当适时晚收,充分发挥玉米增产潜力,减少不必要减产。 2、小麦适时晚播。 适时晚播,冬前苗龄小,可以减少前期肥水消耗,防止冬前旺长,冬季冻害,也为免浇越冬水创造了条件,半冬性小麦最佳播期为 10 月 5日至 15 日,亩播量 8斤,适播期过后每晚播 1 天增加 1 斤播量,这样就为培育冬前壮苗和来年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