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米粗缩病的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还没有高抗或免疫品种。 为了降低损失,提高玉米产量,需要进行综合防治。 发病症状植株感病后,表现为严重矮化,茎秆变粗,叶片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成深绿色,变宽、短脆。 发病早的不抽穗,发病晚的雄、雌穗抽出,但扭曲畸形,雌穗小,甚至不结穗。 有些玉米品种感病后,心叶卷在一起,特别是叶角都黏结在一起,由于茎部继续生长,使心叶弯成弓状,造成减产。 防治技术(1)药剂拌种:每千克种子用包衣剂 克,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灰飞虱,减少病毒病的传播。 (2)及时清除杂草,破坏灰飞虱越冬越夏场所。 玉米出苗以后,喷洒 虱蚜乳油 1000 倍液防治灰飞虱,连防 23 遍。 (3)适时晚播:常年易发病的地块不宜套种过早,可麦后直播或适当晚套,尽量使玉米苗躲过第 1 代灰飞虱传毒盛期。 (4)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并喷施病毒 A、植病灵等药物,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粗缩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加强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