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注:①当荷载分布面小于角隅荷载取值区域 (Sj Sj)时,弯矩应按公式 (13)计算;当荷载分布面大于角隅荷载取值区域时,应取公式 (13)或公式 (14)中弯矩较大者。 ②按公式 (13)或公式 (14)计算时,均应选取最不得荷载。 最不利荷载系指产生最大弯矩时的荷载。 ③角隅荷载取值区域的最大边长为 Sj=30l0(厘米 )。 ④公式 (13)和公式 (14)中的弯矩系数α 1,应根据 rj0/l 值按本规范附录四附录9采用, rj0为计算中心之圆形荷载的计算半径 (厘米 )。 第四节 垫层厚度计算 第 27 条 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K混凝土垫层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应采用 ; Rl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 (公斤 /平方厘米 ),按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 注: h应采用渐近法确定。 第 28 条 缩缝为平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当板边加肋时,板肋的尺寸可按本规范第 41 条有关规定确定,板厚可按本规范公式 (15)计算,但不宜大于 12 厘米。 注:①板边加肋时,必须按本规范公式 (10)、 (12)可 (14)求板中弯矩。 ②当板中弯矩系按单个荷载确定时,尚应按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验算板的冲切强度。 第 29 条 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在垫层下设有灰土等地基加强层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垫层厚度可乘折系数 ,但不得小于 6厘米。 一、折减前的垫层厚度不应大于 15厘米; 二、地基加强层的厚度应大于垫层厚度。 第 30 条 缩缝的企口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其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 36 条的有关规定,垫层厚度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当弯矩由平头缝构造时的角隅弯矩确定时,按本规范公式 (15)求出的厚度可乘折减系数 ; 二、当弯矩由平头缝构造时的板中弯矩确定时,垫层厚度不得折减。 第 31 条 当无轨运输车辆,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或大面积密集堆料等为主要地面荷载,并符合下列条件时,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厚度,也可按本规范附录五进行 选择。 一、行驶无轨运输车辆,其规格为 8 吨载重汽车、 5 吨叉式装卸车、 12 吨三轴载重汽车以下者; 二、直接安装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其规格小于或等于表列代表型号者; 三、大面积密集堆料,其重量小于 5 吨 /平方米,且不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者。 第四章 地基 第 32 条 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 对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及杂填土等软弱地基的利用或处理,可参照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 33 条 垫层下的填土,不得使用过湿土、淤泥、腐植土、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 8%的土。 填土的压实系数 (土的控制干容重与最大干容重的比值 )不应小于 ,压实系数应经现场试验确定,当无条件时,可按表 6选用相应的控制干容重。 注:重要工程或工程量较大时,尚应用触探配合检验,如采用锤重 10 公斤、落距 50 厘米的轻便触探时,对粘性填土要求贯入土中深度 30 厘米的锤击数,一般在 25 击以上。 填土地基质量控制值 表 6 续表 `~7961 注:当填土的最优含水量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控制干容重可用插入法取值。 第 34 条 直接受大气影响的地面 (如室外地面、散水及入口坡道等 ),当采用混凝土垫层时,宜在垫层下铺设砂、炉渣、碎石、矿渣、灰土及炉渣石灰土等水稳性较好的材料,厚度不宜小于 6厘米。 注:①如属季节性冰冻地区,尚应遵守本规范第 14 条关于设置防冻胀 层的规定; ②如要利用灰土等材料的强度时,尚应遵守本规范第 29 条有关设置地基加强层的规定。 第五章 构造 第 35 条 建筑物的底层地面,一般高出室外地面 150 毫米,如生产要求或其它必要原因,可适当调整。 第 36 条 室内、外的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横向缩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纵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 (图 3)或企口缝 (图 4),其间距一般为 3~ 6米。 图 3 平头缝 图 4 企口缝 二、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 (图 5),其间距一般为 6~ 12米,室外地面或高温季节施工的地面,假缝间距宜采用 6 米。 图 5 假缝 注:纵向缩缝采用企口缝时,垫层的构造厚度不宜小于 150毫米。 企口缝折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 30公斤 /平方厘米。 第 37 条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旋转隔离材料,必须彼此紧贴。 假缝的缝宽一般为 5~ 20 毫米,缝内应填水泥砂浆。 第 38 条 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宜设置伸缝,其间距一般为 30 米,缝宽一般为 20~ 30 毫米,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板边应局部加强。 第 39 条 大面积密集堆料的地面,混凝土垫层的纵向、横向缩缝,均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不宜大于 6 米。 第 40 条 铺设在冻胀、强冻胀土上的地面,如采用混凝土垫层时,纵向、横向缩缝均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不宜大于 3米。 第 41 条 混凝土垫层板边加肋时,宜用于室内,纵向、横向缩 缝均应采用平头缝(图 6)其间距宜为 6~ 12 米,高温季节施工时,一般采用 6米。 图 6 板边加肋构造示意 第 42 条 铺设在混凝土垫层上的面层,其分格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沥青类面层和块材面层可不设缝; 二、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但设有隔离层的水玻璃混凝土、耐碱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可不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 三、水磨石、水泥砂浆等面层的分格缝,除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外,尚可根据具体设计要求缩小间距。 第 43 条 底层地面的沉降缝和楼层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及防震缝的设置,均应与结构相应的缝处理一致,且应贯通地面各构造层。 第 44 条 有水或其它液体需要排除时,地面应设朝向排水沟或地漏的斜坡,其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整体面层或表面比较光滑的块材面层一般为 1~ 2%; 二、表面比较粗糙的块材面层一般为 2~ 3%。 当液体的腐蚀性较强、笛度和流量较大时,上述坡度宜采用上限,在不影响生产操作和通行的条件下,尚可局部采用 4%。 第 45 条 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 %。 第 46 条 底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修正地基高程做成;楼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变更找平层的厚度或结构起坡。 第 47 条 有水或其它液体作用的地面与墙、柱等连接处,应分别设置踢脚板或墙裙。 踢脚板的高度不宜小于 150 毫米。 如液体有腐蚀性时,则踢脚板或墙裙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第 48 条 有水或其它液体流淌的地段与相邻地段之间,应设置挡水。 第 49 条 楼面孔洞四周宜设置翻边,高度不宜小于 100 毫米。 防腐蚀地面的翻边高度,不应小于 150 毫米。 第 50 条 防腐蚀地面在靠近 墙、柱、门、设备基础和洞口等处,必须设有背向斜坡;地漏中心与墙、柱、梁等主要承重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400 毫米。 第 51 条 地漏四周、排水地沟及地面转角处的隔离层。建筑土木]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相关推荐
是“打丫子”、割草空杆。 二是双穗率高的玉米,对确已不能成穗和不能正常成熟的小穗,应因地因苗而进行疏穗,去掉无效果穗、小穗或瞎果穗,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这部分养分和水分可集中供应大果穗和发育健壮的果穗,促进果穗早熟、棒大、不秃尖、上的成,提高百粒重。 还可增强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早熟。 三是扒皮晾晒,好处是加快脱水,提早成熟,躲过霜期,改善品质。 扒皮晾晒的时间性很强,一是要抓住时机,即不能过早
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投标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等内容。 c.编制好的质量记录交工程科审核后,移交各有关部门存档。 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过程的检验 a.施工过程中,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未完成或必要的报告未收到和认可之前,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b.施工过 程的检验主要包括:隐蔽工程检验、自检、专检、交接检等。 c.施工员负责填写施工检验记录和质量验评记录。
自 1999 年 5月 25日至 1999年 10月 25 日。 施 工准备 技术准备 1、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配合业主绘制施工图大样,消除错、漏、碰、缺等问题,解决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之间的矛盾。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兼顾全面、突出重点、以施工图,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作为组织施工的指导文件。 招投标大师 招投标大师 招投标大师招投标大师 招投标大师 招投标大师第 5 页
般玉米种子贮存得当,陈种子在芽率、芽势达到国家种子标准时,完全可以继续利用。 特提出以下几点:(1)形态区别主要是种子光泽。 与新种子(同一品种)相比陈种子经过长时间的贮存干燥,种子自身呼吸养分消耗,往往颜色较暗,胚部较硬,用手掐其胚部角质较少,粉质较多。 陈种易被米象等虫蛀,往往胚部有细圆孔等。 将手伸进种子袋里面抽出时,手上有粉末。 (2)生理区别陈的种子生活力弱,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比新种子低
19 我公司已初步指定了技术管理人员,拟定了材料计划,现场施工 工人也联系到位。 整体按先 加固后土建、先土建后 安装 、先安装后装饰、 先顶面后地面的原则。 及时调配劳动力集中区及交叉窝工区,便于均衡生产及避免作业面闲置的原则。 其中 门窗 安装、电气部分等工序要提前预留预埋敷设,及时协调为装饰创造有 利 的空间条件及工期进度。 针对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为确保本工程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