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咋防治内容摘要:
1、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 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 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 14 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华北地区,春玉米 6 月上旬,夏玉米 7 月中旬。 防治方法应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点施药保护等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埋 2、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秆肥最好不在玉米地施用。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夏玉米早播可明显减轻发病,适当增施磷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重施喇叭口肥,实行玉米、大豆间作,或与小麦、花生、甘薯等间作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低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4、喷药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密植等客观条件限制,可重点对制种田、间作田各高产试验田等进行药剂防治。 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 70以上、病叶率 20左右时,开始喷药。 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 90代森锰锌,均加水 500 倍,或 40克瘟散乳油 800 倍喷雾。 每亩用药液 50 公斤75 公斤,隔 7 天10 天喷药 1 次,共防治 2 次3 次。 专利查询。玉米大斑病咋防治
相关推荐
19 我公司已初步指定了技术管理人员,拟定了材料计划,现场施工 工人也联系到位。 整体按先 加固后土建、先土建后 安装 、先安装后装饰、 先顶面后地面的原则。 及时调配劳动力集中区及交叉窝工区,便于均衡生产及避免作业面闲置的原则。 其中 门窗 安装、电气部分等工序要提前预留预埋敷设,及时协调为装饰创造有 利 的空间条件及工期进度。 针对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为确保本工程的进度
般玉米种子贮存得当,陈种子在芽率、芽势达到国家种子标准时,完全可以继续利用。 特提出以下几点:(1)形态区别主要是种子光泽。 与新种子(同一品种)相比陈种子经过长时间的贮存干燥,种子自身呼吸养分消耗,往往颜色较暗,胚部较硬,用手掐其胚部角质较少,粉质较多。 陈种易被米象等虫蛀,往往胚部有细圆孔等。 将手伸进种子袋里面抽出时,手上有粉末。 (2)生理区别陈的种子生活力弱,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比新种子低
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根、茎、叶的生长非常旺盛,体积迅速扩大、干重急剧增加,同时,雄穗已发育成熟,各器官间开始争夺养分,群体和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实践证明,此期落实各项增产措施,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因此,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田间管理上必须精细: 一、追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需肥强度最大的时期
、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 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 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 100 厘米,穴距 5 厘米,每亩约有 1334 穴、每穴定苗3 株,每亩有 4000 株左右。 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 5,种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 5 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 4 厘米。 出苗后要早定苗,以 3
、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 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 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 100 厘米,穴距 5 厘米,每亩约有 1334 穴、每穴定苗3 株,每亩有 4000 株左右。 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 5,种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 5 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 4 厘米。 出苗后要早定苗,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