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微生物黄贮技术米秸秆微生物黄贮技术内容摘要:

1、米秸秆作为粗饲料,大部分奶农都是打捆堆放。 堆放的玉米秆本身仍含有 15%左右的水分,如果长期露天贮存,秸秆和黄叶部分会发霉、变质,奶牛采食后往往会发生消化道的多种疾病,如消化不良、拉稀、瘤胃胀气等;同时原本不高的营养成份明显降低。 玉米秸秆微生物黄贮(微贮)技术,首先解决了奶牛的适口性,使奶牛采食量增加 20%40%,而且能吃饱,同时通过微贮发酵,达到与优质羊草相同的水平。 奶牛的采食速度提高 40%,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增加两倍多,利用率由原来的不足 50%提高到 95%左右。 玉米秸秆微贮有三种方法:窖贮目前我市的贮窖分为地下、半地下;有圆形、长方形等几种。 用青贮机(铡草机、揉碎机)将玉米秸秆切碎 2、(2 厘米左右),揉碎机加工成丝条状最佳;在窖底铺放 2030 厘米厚的切碎料后,将微生物黄贮剂(按使用说明)用清净水盆、水桶加入 3035温水 10 公斤以上拌匀,作均匀喷洒。 同时注意给切碎料加水;每吨约 110120 公斤;以手握紧,指缝有水但不滴为适宜。 照此方法层层压实,排净空气,特别是边角一定要踏实。 周边用塑料膜铺垫更佳。 直到分层压实到高出地面 4050 厘米以上。 封窖时,注意排净塑料膜与碎秆间的空气,最后膜上铺些麦秸,再堆土 30 厘米。 发酵过程中出现下陷、裂缝要继续堆土填补。 一般微贮 30 天左右可开窖取用,取后注意堵口,减少损失。 冬天如有冻块要取回解冻加温,否则可能造成妊娠母牛流 3、产。 塑料袋贮前期切碎、加水、喷液与窖贮一样,可在水泥地、池内搅拌均匀后装袋。 塑料袋选择 毫米的加厚代,注意边角接缝严实,装袋时将料逐层填充、压实、排气,装满时排净空气反复两次扎紧袋口、排气。 一个袋可反复用 2 次以上,只要不漏气。 以上两种方法为厌氧发酵,饲用时一般采用肉眼观察、鼻嗅、手感的方法鉴定其质量。 优质微贮的秸秆色泽基本呈原色加深,若色泽呈褐色质量较差。 优质微贮呈酸香味,酸味柔和,若酸味强烈表明脂酸较多,质量较差,如有发霉变质有腐败味,则不能饲用。 优质微贮手感松软、湿润,若发粘说明质量不佳,若质地粗硬、干燥,表明没发酵好,仍属不良饲料。 堆积好氧发酵将切碎的秸秆加适量玉米面或麦麸,在洁净的 4、水泥地、池中将菌液拌入温水中充分搅拌和匀,以手握不滴水为度。 压实,表面平滑、盖上塑料膜,压紧,发醉料内播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至 35时,揭开膜搅拌散热,再压实覆盖。 整个过程需 824 小时,发酵过程中温度不可超过 40。 秸秆在微贮过程中,微生物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将大量木质纤维类物质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酸度(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牛、羊等反刍家畜的消化特点是通过瘤胃微生物分解代谢过程,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而挥发性脂肪酸为反刍家畜最大的能源(约占 60%70%)。 而秸秆微贮饲料与之相似,从而提高了消化率、吸收率,解决了奶牛能量供给不足问题,也消除了大部分消化道疾病。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