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1、、农业防治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 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 用作工业原料的秸秆、穗轴当年用不完的,要封垛存放,隔年使用。 设置诱集田。 利用雌蛾喜好高大植株产卵的特点,春播时在正常播期前 1 个月种植小面积早播玉米作诱集带,诱集成虫产卵,使用高效农药一举歼灭。 结合田间管理清除虫源。 如利用间苗、定苗及果菜类的整枝打杈清除有虫卵或幼虫的植株,集中销毁。 选用非玉米螟寄主进行间作。 在一些地方习惯使用玉米与辣椒间作,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但有时躲过了病毒病,却加重了玉米螟对辣椒的为害,应注意避免。 2、菌治虫即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进行处理,方法有两种:于心叶中期(玉米螟卵处于孵化初期至孵化盛期 2、)施用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消灭幼虫。 颗粒剂可以自行制作,白僵菌颗粒剂是将每克 50的白僵菌孢子粉 500g 与过筛煤渣 5匀,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是将苏云金杆菌乳剂15砂粒 匀制成,每株用 2g 施入玉米心叶内。 此外每亩用白僵菌粉 250g 与陶土 750g 混合喷粉,也可达到较好的防效。 早春使用白僵菌封垛,即在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对寄主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用量为每平方米 100g。 虫治虫即利用自然或释放的赤眼蜂消灭玉米螟。 为了提高田间自然赤眼蜂的寄生率,可采用增加间作物的方法。 例如在玉米田内间作绿豆,可增加赤眼蜂的数量。 此外,利用人工释放赤眼蜂方法防治玉米螟,即在越冬代幼虫孵化率达到 2 3、0%的第 11 天放第 1 次蜂,以后每 4)放 1 次,连续放 3 次。 放蜂量为每亩 15000。 3、化学防治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含有化学农药的颗粒剂。 颗粒剂可使用市售的制成品,如 氟氰菊酯颗粒剂,每株施用 %辛硫磷颗粒剂,按 115 拌煤渣后,每株施用 2g;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 1g;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用 200g 与细土 4匀后撒施。 如果没有现成的颗粒剂时也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和过筛的煤渣参照配制白僵菌颗粒剂的方法配制。 自行配制的颗粒剂应经过药效及安全性试验后,再大量使用。 穗期一般使用药剂灌注雄穗及蘸花丝的方法防治。 用药剂灌注雄穗时,常用的药剂有 25%杀虫双水剂 5 4、00 倍液,50%敌敌畏乳剂 800 倍液,维菌素乳油1000 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 2500 倍液。 药剂蘸花丝时可将 50%敌敌畏乳剂 800 倍液灌入废弃的矿泉水瓶内,瓶口盖上带吸管的瓶盖。 在玉米散粉基本结束时蘸花丝,熏杀在穗部为害的幼虫。 4、其他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 目前一般市售的诱虫灯,如频振式杀虫灯、双光雷达自控式害虫诱杀灯都很有效。 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诱器的使用说明,加强试用期间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灯具的杀虫效果。 信息素的利用。 目前较常使用的是诱杀法,即使用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在成虫交尾的场所诱杀雄虫,使群体中雄虫交配率下降,降低下一代的发生率。 使用时一般相距 50m 设一诱源,每个诱源放 100诱芯 1枚。 将其放在直径约 20盛有洗衣粉液的水盆上,水盆高出株冠。 使用此法也要注意维护和管理,应及时地捞出雄虫,并添加水和洗衣粉。 专利查询。玉米螟防治方法
相关推荐
的自动步道成品保护 三、施工方法 (一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安装阳光 房 顶棚主骨架→调整、调平、固 定阳光 房 顶棚主骨架→安装 中空玻璃 →打胶、安装 不锈钢包边整体和维护。 (二 )主要施工工艺 :根据图纸的标高及阳光 房顶 位置尺寸和已测定的中心线,弹出阳光 房顶 主骨架位置线。 :根据标高控制线阳光 房顶 主骨架位置,检查洞口反梁上表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年来,随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密植、高温、杂草同生共存,以及多年连作,玉米各种土传病害、缺素症状发生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在播种前或苗后及早发现和防除会大大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现将玉米各种苗期病害特征、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黄叶苗特征:起初秧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 防治:种子包衣或施种肥;适时间苗。 在玉米 4 叶时去掉小苗、弱苗
,野蛮施工作业。 三是招工时仅面视了体质情况 ,没有进行体检 ,致使一些有疾病不适应建筑施工特别是高空作业和高温环境施工的人进入施工现场。 因此必须加强民工队伍的管理 :一是严把体检关 ,民工进场时要进行逐一体检 ,体检合格者方可录用 ,一旦录用应视为本单位的职工 ,进行管理。 二是对录用的民工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消防、卫生保健和法制培训 ,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三是 每个工序施工前
米幼苗在 3 片叶以前,所需养分由种子自身供给;从第 4 片叶开始,植株利用的养分才从土壤中吸收。 这个时期根系和叶面积都不发达,生长缓慢,吸收养分较少。 苗期吸氮量约占一生吸氮的 2%。 氮不足苗弱且黄,根系少,生长缓慢。 反之氮过多,地上部生长过旺,根系反而发育不良。 对磷的吸收占一生的1%,缺磷时,根系发育不良,苗呈紫红色,生长发育延迟。 4 片叶以后对磷反应更敏感,需要量虽不大
京甜紫花糯 2 号审定编号:桂审玉 2007015 号品种名称:京甜紫花糯 2 号选育单位:北京燕禾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品种来源:母本 白糯 823鲁 303 糯的自交分离选系;父本京糯 8 是以中糯 1 号杂交种做二环系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4 天,秋季平均 63 天。 株型平展,株高 186 厘米,穗位高 76 厘米。 果穗筒型,苞细长,粒紫白两色,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