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管理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1、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天,春玉米为天。 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虫害。 查苗、补苗。 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 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 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 移栽时间应在下午或阴天,最好是带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高成活率。 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工作一般在叶期进行,由于玉米在叶期前后正处在“断奶期”,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如果幼苗期植株过分拥挤 2、,株间根系交错,会出现争水争肥的现象。 据有关农业科研部门试验,夏玉米在叶期定苗比叶期定苗,每亩减产,因此间苗、定苗工作应及早进行。 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晴天下午,那些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在下午较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对那些苗矮叶密、下粗上细、弯曲、叶色黑绿的丝黑穗浸染苗,应彻底剔除。 中耕除草。 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次。 定苗以前幼苗矮小,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时要避免压苗。 中耕深度以厘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此次中耕虽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促发新根,控制地上部分旺长。 套种玉米田在苗期一般比较板结,在麦收后应及时中耕,去掉麦茬,破除板结。 蹲苗促壮。 蹲苗应从苗期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蹲苗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 套种玉米播种生长条件较差,一般不宜蹲苗。 应抓好水肥管理工作,促弱转壮。 追肥。 据研究,磷肥在叶前施入效果最好,因此,磷、钾肥和有机肥应在定苗前后结合中耕尽早施入。 防治虫害。 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尤其是夏玉米。 目前,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蚜虫、蓟马、棉铃虫、灯蛾、麦秆蝇等,应及时做好虫情测报工作,发现害虫及时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