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24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内容摘要:

定(签名) 15 拟建区1拟建区2拟建区3拟建区4拟建区5拟建区6拟建区7拟建区8 拟建区9700009000055000500009300035000400001500045000 450008000038000 380001100015000 15000900004500037000350006000050000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主干道主干道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主干道次干道5700022020附录 1 设计质料: (一)工程概况: :某市文化行政区临街一侧。 :详见附图(选择拟建区 3,8,9 中任一个作为建筑地)。 : 3000M2 左右。 火等级:Ⅱ级。 :框架结构为主。 : 3- 4 层为主。 : - : ( 1)办公室:普通办公室数间( /每人),高级办公室 2 套( ); ( 2)会议室:大会议室能容纳 150- 200 人,小会议室能容纳 30- 40 人。 (有会议桌 ,无会议桌 ) ( 3)档案室、资料室 16 ( 4)打字、文印室 ( 5)卫生间 :停车场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 15%,且不大于 空地 40%。 (二)设计原始质料 : 50 年。 :二级。 ,地下部分为二 b 类环境。 ,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六度。 ,地基承载力以 180- 200kN/m2 设计,无地下水。 39℃,最低气温 2℃ :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小时,冬季日照数 小时,年总日照数 小时。 ( 三)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 II 类。 1 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 7m。 2 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3 杂填土层: ,容重 3/19 mkN= 4 耕土:灰黑色、湿、厚 ,容重 3/17 mkN= 5 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 ~ ,容重 3/19 mkN= 6 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 ~ ,容重 3/15 mkN= 7 粘土Ⅱ:灰黄色, 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 6m,容重 3/19 mkN= 8 中砂层:中密,厚 5~ 8m。 9 地下水位:地下 ~ 之间。 10 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1 17 )/( 2mkNfk )/( 2mkNqs)/( 2mkNqp表 1 土层 压缩系数  压缩模量 E 粘土Ⅰ 80~ 100 2/cmkg 8~ 10 淤泥 60~ 70 2/cmkg 6~ 7 粘土Ⅱ 180~ 200 2/cmkg 700~ 900 25~ 30 中砂层 250~ 340 1700~ 1900 25~ 35 附录 2: 一、过程管理: : 学生选择设计题目,指导老师说明设计任务书,提出基本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 指导老师按照学生的程度,对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指导,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同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个环节的设计。 ( 注意 :如果学生出现缺勤,不与指导老师联 系,不认真等情况,表现恶劣者,不能参加毕业答辩) : 答辩前一周,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合格者可予以签字( 注意 :无签字者不能参加答辩)。 二、成绩评定: 分项 考勤 建筑 施工图 结构 设计 结构 施工图 答辩 总评成绩 比例 10% 25% 30% 25% 10% 评分人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答辩小组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优、 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良、中、及格”的设计,由指导老师直接评定成绩。 ,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4. 答辩小组选出差的设计参加大组答辩,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18 附录 3 设计内容、步骤,成果和时间安排表 : 内容和步骤 成果 时间安排(天) 开题 (指导教师完成) 1 查阅资料 无 3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表一份 2 开题报告审查 (指导教师完成) 2 方 案 设 计 手绘或者 CAD绘制 方案图 13 建 筑 施 工 图 (双线) 1:100/1:150, A1, CAD图 13 2.(至少两个)立面图绘制 1:100/1:150, A1, CAD图 3.(至少一个)剖面图绘制 1:100/1:150, A1, CAD图 1:50, A2/A3, CAD图 1:20/1:15, A2/A3, CAD图 1:1000/1:500 , A2, CAD图 结 构 计 算 (梁柱)布置图 1:100/1:150, A1, 手绘墨线图 15 期中检查 手写结构计算书一份 ,抄正, 结 构 施 工 图 1:100/1:150, A1, 手绘墨线图 15 1:100/1:150, A1, 手绘墨线图 1:25/1:20, A2/A3, 手绘墨线图 1:50, A1, 手绘墨线图 1:100/1:150, A1, 手绘墨线图 1:100/1:150, A1, 手绘墨线图 1:25/1:20, A2/A3,手绘墨线图 初步检查 1 整理装订各个文件,设计成果,准备答疑 4 答辩 2 提高设计成果 2 成绩评定 3 19 某宾馆设计任务书 系 专业(方向) 年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土建 土木工程( 房 建) 题目 某宾馆设计 研究内容与 目标 一.研究内容:(详见附录 3: 设计内容、步骤,成果和时间安排表 ) :按毕业设计大纲要求,根据设计任务 书和调查研究所得的资料,结合基地条件,功能要求,建筑标准以及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可能性、合理性、设计出建筑方案,设计深度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能根据使用要求、场地条件、抗震设计等要求,遵循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施工可行的原则,依据设计规范要求,经过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合理的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并确定主要承重构件的尺寸及结构计算。 设计方法正确,计算数据可靠。 设计深度达到中级要求。 :完成大纲要求的结构计算过程,并编辑成册。 要条理清晰,文字简练,书写工整。 图纸:包括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要求能正确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标准,图面布置协调合理。 二.研究目标: 本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指导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和教学需要选定的,期望达到的目的有三: 1. 总结知识:通过 10 周的毕业设计这一专门环节,促使学生对本科四年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相关工程技能,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综合、补缺补漏。 2. 提高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 通过这个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能力。 培养解决具体的 土木工程设计问题,及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的能力。 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集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增强工程意识。 3. 提高工程综合素质:树立实事求是、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吃苦耐劳,专业尽责的设计素养。 培养合理规划、调整设计时间的能力,并通过答辩等环节,训练学生对专业用语的应用能力和对设计内容的表达能力。 20 研究方法 一.设计方法: : 从建筑功能系统图入手,依次进行各层平面图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细部大详图设计,总平图设计。 以老师指引为主。 : 1)依照规范和经济 指标进行结构布置,并梁柱截面尺寸; 2)选择弹性或塑性计算法进行标准层和屋面层楼板配筋设计; 3)按照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进行一条次梁配筋设计; 4)按照弹性法进行一个楼梯的配筋设计; 5)近似计算法进行一榀框架的配筋设计,用弯矩分配法或分层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 D 值法 等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6)进行一个柱下独立基础配筋设计。 : 1)建筑施工图: AutoCAD 绘图 2)结构施工图:墨线手绘。 二.设计依据:( 见附录 1,2) 三.过程管理和成绩评定:( 见附录 3) 主要阅读文献 [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 [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9) 2020 修订版 [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3787) [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 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 [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3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 7]《建筑制图标准》( GBJ1— 86) [ 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20) [ 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20) 接受任务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要求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教师签名 系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 审定(签名) 21 拟建区1拟建区2拟建区3拟建区4拟建区5拟建区6拟建区7拟建区8 拟建区970000600009000055000500009300035000400001500045000 450008000038000 380001100020200 15000 15000900004500037000350006000050000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主干道主干道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主干道次干道附录 1 设计质料: (一)工程概况: 1 建筑组成: 某宾馆建筑面积为 45005000m2,采用框架结构 ,选择拟建区 4,5, 6,7 中任一个作为建筑地 ,其主要用房指标如下表: 房间名称 房间面积 (m2) 房间数量 房间名称 房间面积(m2) 房间数量 三人间 25 60 大餐厅 150200 1 双人间 20 40 小餐厅 2030 35 单人间 20 20 活动室 6080 1 大会议室 6080 1 歌舞厅 120150 1 小会议室 3040 2 办公室 20 35 厨 房 6080 1 值班室 20 每层 1 备餐用房 3050 1 公共卫生间 20 男女各 2 注 :客房内均设一独立卫生间 . 建筑功能要求: ( 1) 公共活动部分 门厅、大厅:内设总服务台、休息厅,面积可按 ~。 会议室、文娱室:根据需要可设大小 不同的几间,。 ( 2)客房部分 三人间: 20 间左右,不设单独卫生间; 22 二人间: 30 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单人单间: 10 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套间: 10 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 3)服务部分 中餐厅及厨房:就餐人数按旅客人数的 50%考虑。 小卖处:可在大厅中设置。 行李间:靠近服务台。 服务员室、被褥贮藏室:每层设置。 商务办公、管理、治安室:设在底层。 开水间:可分层设。 厕所、盥洗室主要考虑不带卫生间的旅客和工作人员使用,浴室咳集中设于 某一层。 ( 4)其它部分: 锅炉房、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停车场等,在总平面中考虑。 (二)、设计要求: 1 建筑方面: 建筑物主体为六 八层框架 ,客房部分层高为 米,其余部分层数、层高自定。 建筑物主体屋顶为上人屋面,可以供上人活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