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后期促早熟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1、、站杆扒皮晾晒该措施可加快脱水,提早成熟,躲过霜期,改善品质。 扒皮晾晒的时间性很强,要抓住时机,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影响灌浆,降低产量,过晚失去晾晒的意义,扒皮晾晒的最佳时间是在蜡熟后期。 在玉米蜡熟后期扒皮晾晒1520 天,含水量可降低 1418%,早熟 57 天,可使玉米增产 5%左右。 二、空秆小株、打底叶、除无效穗拔掉不实的植株,使有效的养分集中供应给正常的植株。 玉米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黄,已失去功能作用,要及时打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害侵染和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和品质。 去掉无效果穗,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以保证主穗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三、适时晚收玉米后熟性较强,收获后植株体 2、内还有一些营养可进入果实之中,因此,在收获时间上一定要适时晚收。 收获前要注意天气预报,在下“酷霜”前 2 天把玉米割倒,集中放成“铺子”进行后熟,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一般可使千粒重提高 20%左右。 四、脱水提质对于贪青晚熟的地块,采用新技术促籽粒脱水,即在收获前 15 天,将玉米脱水剂喷施于玉米穗一侧棒 3 叶处,以增加干物质向籽粒运输,促进玉米提早成熟,提高品质。 此外,要做好庭院脱水工作,采用码趟子、上仓子、穗上房、选穗分类等办法堆放,以利脱水,避免大堆堆放。 对于实在无法成熟的贪青晚熟玉米,绝不能弃管,要及时进行青贮,为发展养殖业储备优质饲料,减少损失。 五、杜绝过早去除王米中上部茎叶当玉米贪青晚熟时,部分农产有用刀破去玉米中上部茎叶的习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玉米叶片有制造养分并向籽粒运输的功能,中部棒 3 叶功能最大,其次是上部叶片,再次是下部叶片。 玉米生育后期下部叶片同化功能明显减弱,靠中上部叶片制造营养,加之后期茎秆中的养分也会逐渐向果穗转移,去除上部茎叶不但不会促熟,而且会造成减产并降低籽粒品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