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应变技术内容摘要:

0%左右,而秋季 3040%的玉米以及红薯、大豆、谷子、绿豆的全部基本上都分布于旱区。 因此,在秋作物生长中后期,防旱、抗旱,采取抗旱应变技术非常必要。 旱地玉米拔节期追肥、中耕、墒情比较好的情况下,即在玉米行间覆盖作物秸秆 300400 公斤。 覆盖方法既可以覆盖全田,也可以只覆盖玉米窄行及植株周围。 红薯、大豆、谷子、绿豆田覆盖相同。 在干旱条件下覆盖秸秆,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墒情保持持久,还可以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减少水分养分的无效消耗。 秸秆覆盖,一般当季可增产粮食 10%左右。 蔓,是将茎蔓提起后再原样放回,伤断茎节不定根,控制茎叶旺长,打破茎叶消耗过多的养料,进而促进养料向块根转移。 提蔓次数不要太多,已达到控制旺长为目的。 到 8 月底以后一般要停止提蔓,以免伤蔓减产。 夏薯茎蔓封垄后,在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在节门上产生不定根,应及时提蔓,断掉不定根,根据地表墒情 15进行一次。 另外,摘顶心也可控制茎蔓伸展,改善光照条件,促使茎蔓变粗,有利于养料向块根运输。 调节茎蔓养分运转与分配。 于旺长作物,还可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等化学激素进行控制,以利作物正长生长,达到增产增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