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的科学管理内容摘要:

1、田补种,移苗补栽。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条,这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所以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 如缺苗较多,可用浸种催芽的种子予以坐水补种。 如缺苗较少,则可移苗栽。 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如有条件的最好带土移栽。 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保证成活,达到苗全。 二、适时间苗、定苗。 早间苗、匀留苗,适时合理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 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 34 片叶进行。 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菌,留健苗。 如间苗过晚,植株过分拥挤,互相争 2、夺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 当幼苗长到 45 片叶时,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 如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 但最迟不宜超过 6片叶。 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 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三、蹲苗促壮。 这种方法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蹲苗时间一般以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 当玉米长出 45 片叶时,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 3 厘米左右,使地下茎外露,晒根 715 天,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 1左右。 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 一般苗壮、 3、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蹲苗。 四、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有效养分,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等。 一般应进行三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 45 片叶时进行,深度 3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 1尺高时;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深 912 厘米。 五、适量追肥。 要根据苗情,有针对性地补肥追肥。 对底肥不足的应及时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做到以肥调水,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 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用 硫酸锌叶面喷洒。 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锌,每株 亩地施 1斤。 如苗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矮瘦,淡黄绿色,是缺氮的症状,可用 素溶液叶面喷施。 六、防治地下害虫。 苗期对玉米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一旦发生,要对症施药,及时消灭。 防治方法:一是浇灌药液,每亩用 50辛硫磷乳油 斤,对水 750 公斤顺垄浇灌。 二是撒毒土,用 2甲基异硫磷粉,每亩 2 公斤,对细土 40 公斤,拌均匀后顺垄撒施。 三是撒毒谷,用 1 公斤谷子及谷秕子炒熟后拌 5西维因粉 斤,或用 5 公斤麦麸子炒香后加入 40甲基异硫磷对水拌匀,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用 12 公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