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株栽培白灵菇技术内容摘要:

1、灵菇是近年开发的珍稀食用菌,菇质优,商品性好,经济、营养价值都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主要以棉籽壳作主料栽培,非棉区发展白灵菇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经试验发现,利用玉米全株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生物学效率达 80与棉籽壳栽培产量相当,成本下降 50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菌种制作。 原种配方:玉米粒 98%,石膏 1%,蔗糖 1%。 玉米粒在沸水中煮30 分钟,捞出沥干,拌石膏和糖,装瓶灭菌,接入斜面母种,菌丝满瓶备用。 栽培种配方:颗粒玉米芯 87%,米糠 10%,石膏粉 1%,复合肥 1%,石灰 1%。 先将玉米芯颗粒用 10石灰水浸泡 12 小时,捞出过滤至不滴水后,与其他辅料拌匀,经装瓶(袋)、灭菌、接 2、种后,在适温下培养 20,菌丝满瓶,洁白、粗壮、浓密,播种后菌丝吃料快,产量高。 二、制栽培袋。 配方:玉米秸秆(粉碎)75%,玉米粒 20%,石灰 3%,糖 1%,食盐 1%。 玉米秸秆暴晒 2,粉碎过筛(直径 米);玉米粒用清水浸泡 10时。 将配方原料混合,加水拌匀,料水比 1:成宽 、高 1 、长不限的料堆,覆膜发酵 7 天。 期间翻堆 2,调节含水量为 60%,即可装袋。 三、灭菌培养。 灭菌采用柴油筒蒸汽就地灭菌法,开始用大火 3时,使料袋内温度达到 100,维持 16 小时。 待料温降至 30时就地接种,以接种帐或蒸汽接种均可。 每袋放入栽培种 40 克(湿重),遮光培养,关好门窗,室内温度控制在 3、 25。 35菌丝可满袋,继续培养 40 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 后熟期间,要有适度光照刺激,促进菌丝扭结。 四、出菇管理。 培养好的料袋,分批进行出菇。 若鲜销,采用脱袋立式覆土栽培方式;若菌类加工企业收购,要求菇体越大越好,可采用梯形墙式覆土栽培方式,覆盖有机发酵土,温度控制在 8晚上揭掉覆膜和草帘,给予低温刺激,白天以散射光刺激,促其现蕾。 袋内原基达黄豆大时解口,蚕豆大小时放口,乒乓球大时挽口,温度保持 12空气相对湿度 85每日上午和下午各开门窗通风 30 分钟,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五、采收加工。 白灵菇从现蕾到采收约需 12 天。 采收前,停止喷水 1 天,降低棚内湿度,以提高菇的品质。 采收后停水 5 天,清理袋口,按常规管理,可采收 2 潮菇。 采收后削去柄部杂物,用木浆纸包装,放入保鲜袋中开口预冷 24 小时后,加入生理调节剂。 扎紧袋口,在 0条件下,贮藏 3 个月,应无开伞、发霉、褐变现象。 也可直接上市销售或进行深加工处理。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