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马铃薯高效栽培内容摘要:

1、东省邹城市采用夏玉米、秋马铃薯、春马铃薯一年三作种植模式,667 平方米产舂马铃薯 15003000 千克,夏玉米 400600 千克,秋马铃薯 10002000千克,产值约 6000 元,扣除种子、肥料、浇水、耕耙、农药、棚架、人工等成本 2000 元,纯收入 4000 余元。 夏玉米整地施肥。 每 667 平方米施腐熟圈肥 15002000 千克,三元复合肥2530 千克,随即耙细整平。 播种。 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如郑单 958、鲁单 981、农大 108、费玉 2 号等,用套种耧播种,行距 70厘米,播种深度 34 厘米。 最迟 5 月 20 日播完。 间定苗。 幼苗 56 片叶 2、时按株距 2030 厘米定苗,667 平方米保苗 30004500 株。 田间管理。 玉米生长期间适时进行追肥浇水、病虫防治等管理。 采收。 可提前采摘,作鲜食玉米上市。 为促进秋马铃薯健壮生长,应于 9 月 10 日前收获完毕。 秋马铃薯小整薯催芽。 用小整薯作种,每个 25 克左右。 也可用早春生产的,不作商品销售的 50 克以下的整薯作种。 于 7 月 15 日前后,把小整薯放入 10 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中浸种 1520 分钟,取出,摊放在阴凉通风处。 选地铺10 厘米细沙,然后堆 23 层种薯(厚约 10 厘米),上覆细沙或草苫。 堆内不宜超过 26,否则应喷井水降温。 待 710 天,将芽长 1米的种薯 3、取出,放于阴凉处见光绿化壮芽。 芽小或未出芽的继续催芽。 播种。 立秋前后于玉米行间套种。 整平耙细玉米行间,每行开 1 沟,深 56 厘米,667 平方米沟内撒施三元复合肥 5060 千克,3%辛硫磷颗粒剂 克,肥土掺匀,浇小水,水渗后按 15 厘米株距播种,随即覆土。 田间管理。 秋马铃薯应以促为主,一促到底。 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砍倒;平放于马铃薯行间,起到遮阳、降温、保墒作用。 7 天后将秸秆运出田外,每 667 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 80100 千克,随即覆土。 1520 天后进行第二次覆土并成垄,垄高 1215 厘米。 秋薯生长前期应及时浇水,防止表土干裂,并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种薯腐烂。 结薯盛期保持土 4、壤疏松湿润,但不要浇水过多。 秋薯生长期间因高温影响,常发生病毒病,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喷洒 病灵 1000 倍液、50%消菌灵 1000倍液、5%菌毒清 200300 倍液等。 蚜虫用 10%吡虫啉 1000 倍液、20%康福多浓4000 倍液、藤精 1000 倍液防治。 为延长秋薯生长期,提高产量,可在10 月上旬,气温降至 1517时,田间搭拱棚覆盖农膜,增温护株,延长光合时间。 一般可延长收获 20 天,产量提高 30%。 收获。 在秋薯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晚收。 一般于 11 月上中旬,老叶全部精严霜打变黑后,选晴天收获。 春马铃薯整地施肥。 秋作物收后,每 667 平方米施优质圈肥 30004 5、000 千克,三元复合肥 80100 千克,硼肥 克,硫酸锌 1 千克,草木灰 100150 千克,随即耙深耙透,按垄距 6570 厘米起垄,垄高 1520 厘米。 种薯处理。 选种:选品质优良,结薯集中,对光照不敏感,早熟,丰产性好,脱毒的品种,如荷兰 15 号、双丰 5 号、双丰 6 号、鲁引 1 号等。 晒种:播前 3040 天,选健壮种薯于 1518散射光条件下,暖种醒芽,直到大多数种薯顶芽萌动为止。 每 667 平方米备种 180200 千克。 切块浸种:将种薯切块,每块 25 克,带12 个芽眼。 切刀应常用 75%酒精消毒。 将切块用 克/千克赤霉素溶液浸种 10 分钟,捞出沥干。 催芽:播前 6、2030 天催芽。 拱棚栽培的以元月 120日催芽为宜,在阳畦、冬暖棚或温暖的室内均可,多采用阳畦。 催芽前 7内覆细沙土 10 厘米厚,浇水覆膜升温,将切块密排于苗床,随后盖沙土 45 厘米厚。 按上述方法再排放第 2 层,一般摆放 35 层,其上覆农膜和草苫。 床温保持在 1520。 1015 天芽长 12 厘米时,将种块取出放在 1015的室内或冬暖棚内,摊晾在湿沙土上炼芽,在光的作用下,使之成绿色或紫绿色的粗壮芽,其基部布满瘤状根原基。 播种。 拱棚栽培的于立春前后,在垄中间开沟,深 1215 厘米,浇水。 水渗后,每 667 平方米顺沟撒 3%辛硫磷颗粒剂 克,按穴距 3035 厘米播种,每穴点播 7、2 个已催芽的薯块,芽向上,随后覆土 1012 厘米,平整垄面。 每 667 平方米用 33%施田补100130 毫升或 90%禾耐斯 3040 毫升对水 5060 千克喷洒,随即覆盖薄膜。 单膜栽培的,播种期可延至 3 月上中旬。 田间管理。 管理总的要求: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晚衰。 放苗清棵摘蕾:播种后 1520 天,幼苗出土变绿时打孔放苗,每天早晨放苗 1 次,见苗就放,直至放完。 放苗孔用土封严。 苗齐后立即清棵,每穴留 1 苗。 现蕾初期,选晴天中午摘去花蕾。 摘蕾可增产10%。 出苗后 4045 天,每 667 平方米用多效唑 3050 克对水 5075 千克喷洒植株。 追肥浇水:苗期一般不浇水。 马铃薯生长期短,基肥足时一般不再追肥。 若地力差、基肥不足,可于苗高 1015 厘米时,结合浇水适量追肥。 现蕾开花至块茎膨大期应保持土壤湿润。 块茎膨大期,可进行叶面施肥。 收获:一般于 4 月下旬至 5 月初收获上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