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危害症状(一)丝黑穗病在苗期感染,而在后期表现症状。 雄穗受害,部分或全部花器变形,颖片增多,不能形成雄蕊,雄花基部膨大,其内充满黑粉。 果穗受害,除苞叶外,全部被病菌破坏,变成一大团黑色干粉。 (二)黑粉病是局部浸染性病害。 被害部分因病菌的刺激而肿大成瘤状。 病瘤表面包有白色或淡红色的薄膜,后期薄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 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病瘤较少,产生的黑粉也很小,而茎节和穗上的病瘤较大,产生的黑粉也较多。 二、发病条件(一)丝黑穗病。 玉米播种后遇上低温、干旱天气,发芽出苗慢,病菌浸染的机会多,往往发病较重。 此外,整地粗放,播种过深,出苗慢,易感染,发病率较高。 (二)黑粉病。 高温、多湿有利于越冬孢子萌发,利于发病。 三、防治方法(一)收获后及时清除或烧掉病株。 (二)发病初期每亩用 20%萎绣宁 斤,对水 50 公斤喷雾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