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内容摘要:
国玉米种植分布面广,有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种植方式。 田间杂草群落因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而异,大致可以分为东北春玉米田草害区、黄淮海夏玉米田草害区等 6 个草害区。 化学除草应因地制宜,科学用药。 为了减少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残留,不提倡单独使用阿特拉津,提倡混用或使用复配剂。 一、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40%乙阿合剂悬浮剂或 40%玉丰悬浮剂,北方春玉米每亩用 250升,夏玉米每亩用 150升;(2)90%禾耐斯乳油与 38%阿特拉津悬浮剂混用,北方春玉米每亩用 100升加 100升,夏玉米每亩用 60升加80 毫升;(3)50%威)乳油,适用于我国北方春玉米区,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慎用。 每亩用 150升,对水 30斤,于玉米播后苗前均匀喷雾处理土壤。 土壤干旱时,应加大用水量。 地膜覆盖的春玉米,减少用药剂量 1/3。 麦茬较高的免耕夏玉米,用药剂量和用水量要大些。 二、苗后茎叶喷雾处理1、40%玉农乐悬浮剂与 38%阿特拉津悬浮剂混用,北方春玉米每亩用 500升,夏玉米每亩用 50升加 80 毫升,对水 30斤,于玉米 3期均匀喷雾于杂草茎叶。 3、20%克芜踪水剂,为灭生性除草剂,适用于玉米行间定向保护喷雾防除行间杂草。 春玉米覆膜玉米揭膜后每亩用 150升,夏玉米 3期每亩用100升,对水 30斤,用扇型雾喷头外加防护罩进行玉米行间定向喷雾。 注意不要喷雾于玉米茎叶上,以免发生药害。 专利查询。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
相关推荐
玉米行间套种秋黄瓜,玉米采青穗提前上市,玉米秸秆用作黄瓜支架及苗期遮阳,黄瓜收获后种大蒜,该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好。 茬口安排春玉米于 5 月上旬播种,大小行种植,大行距 90 厘米,小行距 25 厘米,株距 25 厘米。 选用农大 108 等品种。 播前每亩施磷酸二铵 20 公斤、尿素25 公斤、氯化钾 15 公斤及适量有机肥。 7 月中旬在玉米大行内播种 2 行黄瓜,行距 40 厘米
1、几年,除草剂在玉米田应用的效果不太理想,受到了部分农民的“指责”。 对此,笔者进行了调研,特谈以下看法。 一、除草剂原因。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除草剂生产厂家采取了“降低售价、广告轰炸”的手段,成本大幅度提高,为保证一定的利润,部分厂家采取了减少容量、降低含量的手段降低成本。 例如:以前的除草剂是 1 瓶 500 克,1 瓶药打 3 亩地的效果很好;现在大多是 1 瓶 300 克
增一混”效果好 近几年,玉米田除草剂应用的效果不太理想。 实践证明“双增一混”的方法,效果显著。 “双增”即增加用水量(每亩药液量 23 喷雾器)、增加用药量 30%50%(以此来抵消田间覆盖物对除草剂的截留及其蒸发、散失)。 “一混”是为了提高防除效果,又避免除草剂过量可能对玉米或下茬小麦产生药害,采用两种不同品牌的除草剂(主要成分也不相同的)混用,例如
程 10 %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 八、 理论教学总体计划安排 (非师范本科 ) 课 程 类 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数 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数分配 考核所 在学期 授课 实践 1 2 3 4 5 6 7 8 考试 考 查 16 18 18 18 18 15 非专业素质教育 非专业素质教育理论课 214001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4 3 3 21400102
1、 20002003 年在实施省农业厅丰收计划时,对玉米田间套平菇高效栽培的多种模式进行了探讨,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1 玉米栽培技术在确保玉米高产、平菇高效的前提下,推广玉米指标化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五项关键措施。 据作物特点,选好大田选用地势平坦,近水源,涝能排,耕层深的砂壤土地块。 要疏通好沟渠,确保配套、畅通。 用良种、合理密植选用良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间套平菇高效的关键
1、于 67 月降雨次数偏多及降雨量偏大,致使乙阿合剂等封闭型除草剂除草效果不理想,且田间出现了一些抗性杂草,部分农民开始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来代替播后苗前的封闭型除草剂。 但由于田间操作不规范,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凸现,如除草效果不理想,田间药害频频发生等,给玉米生产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包括两大系列,即选择性除草剂,使用较普遍的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玉宝、玉贝、玉农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