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主要害虫防治内容摘要:
1、米的一生中,从出苗到成熟都易受到害虫的危害。 主要害虫包括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 要获得玉米的优质高产,合理的防治害虫是很重要的工作。 针对害虫的生活习性结合我们的经验,提出以下方法谨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1 地下害虫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包括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 此类害虫多是昼伏夜出,咬食玉米幼苗的根或茎基部,造成死苗、缺苗。 防治此类害虫要注意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 玉米播种时,最好进行药剂拌种。 方法是,用 50%的辛硫磷 1 千克,对水 25克,拌种 500 千克的比例拌种,也可用 40%的甲基异硫磷按种子重量的 种。 没有拌种的玉米田可在播种后用 50%的辛硫磷每亩 克对水 400克顺垄灌 2、根。 发现有地下害虫危害时,可用 90%的敌百虫或 50%的辛硫磷 克加水稀释后拌鲜草 50 千克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在玉米苗附近。 2 玉米螟玉米螟又叫钻心虫,是玉米上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害虫。 初龄幼虫钻入心叶危害,叶片展开后留下许多横排的小孔,大龄咬食花丝、茎杆、雄穗基部还可以钻入穗轴中随时出入咬食玉米籽粒。 防治玉米螟的关键要抓好两个时期。 一是心叶期的防治。 此时虫小对药物敏感,防治效果也是最好的时机。 可用 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 1%的 1605 乳剂颗粒剂(用 50%乙基 1605乳油 克,加水 10 千克稀释后用 25 千克煤渣或细沙配制而成)投入心叶防治,每株用药 1 克左右,每 3、亩需投药 2 千克。 我们近几年试用甲胺磷与氯氰菊酯按 5 的比例混合稀释 1000 倍液灌注心叶,效果更好。 二是穗期防治。 此时玉米正在抽雄吐丝,玉米螟大龄幼虫在植株上活动咬食花丝和茎杆。 可用50%的敌敌畏 500 倍液或 90%的敌百虫 800 倍液喷花丝和果穗。 也可在授粉结束后配制药泥涂抹花丝部位,或剪去果穗顶部 2 厘米都能起到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3 蚜虫蚜虫危害玉米心叶、雄穗、花丝和苞叶,既吸食玉米的有机营养、营养光合作用,又能传播病害。 发现蚜虫危害时可用 40%氧化乐果或 50%敌敌畏1000 倍液喷雾防治。 也可用 40%的氧化乐果 50液涂茎,即在雌穗节上涂药 10 厘米。 既能防治蚜虫,又有利于保护天敌。 专利查询。玉米田主要害虫防治
相关推荐
常需要频繁、大量地用药才能将虫量控制下来。 近年来生产上因用药不当而对玉米造成药害的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防治灰飞虱时应注意安全用药。 玉米田使用有机磷灰飞虱在玉米田大发生时,通常需要频繁、大量地用药才能将虫量控制下来。 近年来生产上因用药不当而对玉米造成药害的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防治灰飞虱时应注意安全用药。 玉米田使用有机磷类和菊酯类农药防治灰飞虱时,应严格控制药液浓度,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1、于 67 月降雨次数偏多及降雨量偏大,致使乙阿合剂等封闭型除草剂除草效果不理想,且田间出现了一些抗性杂草,部分农民开始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来代替播后苗前的封闭型除草剂。 但由于田间操作不规范,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凸现,如除草效果不理想,田间药害频频发生等,给玉米生产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包括两大系列,即选择性除草剂,使用较普遍的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玉宝、玉贝、玉农乐等
1、在玉米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增种一季夏秋黄瓜,以满足蔬菜市场供应,实现高产高效益。 玉米间作黄瓜,是在玉米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增种一季夏秋黄瓜,以满足蔬菜市场供应,实现高产高效益。 一、种植规格玉米大行距 140 厘米,株距 2025 厘米,亩栽 2000 株左右。 在玉米行内起 2行小垄,种 2 行黄瓜,黄瓜行距 4045 厘米,株距 2527 厘米,亩栽 2500 株左右。 二
1、要为害玉米,此外还为害甘蔗、高粱、小米、芒草、芦苇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一般以成虫在玉米地附近山上、沟边的杂草丛中和甘蔗上越冬,进入 4 月份后,成虫从越冬场所迁移到玉米地为害。 玉米铁甲虫在我县一年发生 1 代,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成虫为害玉米,顺着叶脉咬食叶肉,形成长短不一的白色线条,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咬食叶肉,直至化蛹,叶片被害后仅残留上下表皮,形成白色的枯斑。 一般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