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袋栽黑木耳高产新技术内容摘要:
1、者在利用玉米芯种植平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 2001 年立项,以本地丰富的玉米芯资源为主要培养基对黑木耳进行栽培试验。 经 3 年多的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玉米芯袋栽黑木耳优质高产技术,现简报如下。 1 菌株的选择我们于 2001 年从辽宁朝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黑木耳菌株888、998、 个菌株。 对 3 个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的888 菌株作为栽培用菌种。 2 栽培适宜期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菌丝体生长最适温 28左右,原基形成适温 25左右,耳片生长适温 2327。 因此,在北方地区保护地内自然气温下生产黑木耳,以春、夏、秋季节最为适宜。 3 母种制作黑木耳母种制作培 2、养基为 合培养基。 其配方为:土豆 200g,琼脂 20g,葡萄糖 20g,蛋白胨 3g,硫酸镁 酸二氢钾 1g。 培养基制作方法按常规操作。 灭菌接种及发菌管理方法常规。 4 原种制作原种制作培养基为玉米芯棉子壳混合培养基。 配方:玉米芯 50%,棉子壳 30%,麸皮 15%,碳酸钙、石膏粉、红糖各 1%,石灰 2%。 5 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培养基仍然为玉米芯棉子壳混合培养基。 只是配方比例有所变化。 其配方为:玉米芯 60%,棉子壳 25%,麸皮 10%,碳酸钙、石膏粉、红糖各 1%,石灰 2%。 6 栽培料配制经过对五组配方的对比实验,筛选出了以玉米芯为主的高产培养基配方。 其配方为:玉米芯 65%,棉子壳 3、15%,麸皮 10%,黄豆粉 3%,过磷酸钙1%,红糖 石膏 1%,碳酸钙 石灰 3%。 选新鲜干燥的玉米芯,粉碎成黄豆至蚕豆大小的颗粒。 根据生产计划,按配方比例称取原料。 先将玉米芯、棉子壳、石膏粉、碳酸钙这几种原料干料拌匀。 再将石灰溶于水中,制成石灰水溶液,过滤取其溶液,用撒壶将其均匀的浇撒在刚才拌匀的料上(100加入 4灰粉,搅拌使石灰充分溶解,滤去灰渣不用),然后用清水补足水分,培养料的含水量达 65%。 料拌匀后整理成底宽 2m,高 宽 梯形堆进行发酵处理。 当料温达 65左右,及时翻堆,一般翻堆 23 次,使料发至淡褐色为好。 在第 2 次翻堆时,将麸皮、黄豆粉、过磷酸钙同时均匀的拌入料中, 4、并把红糖溶于水中制成水溶液,均匀的喷洒于料中。 在装袋前,将培养料提前 30开,使料中的异味气体充分散发。 7 装袋灭菌将发酵后的培养料装入 206聚乙烯筒袋内。 装料前先用扎口绳将筒袋一端打活节扎紧,然后装料,边装边略压实,料装至袋高的 3/5 为宜,再扎紧另一端。 干料约。 装袋完毕,及时将袋料装入常压灭菌灶或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将无棉盖也同时放入锅中灭菌)。 若采用常压灭菌,要在 100以上的温度下,灭菌 8h 左右。 若采用高压灭菌,要在 方厘米的压力下灭菌 消毒接种灭菌后的料袋待袋温降至 28以下,将料袋搬入接种室,同时挑选菌丝浓白、无杂菌污染的菌种和接种工具一起放进接种室。 先点燃气雾消毒剂,然后 5、打开紫外线灭菌灯灭菌 40闭紫外线灯进行接种。 接种前,先用 75%的酒精棉球擦拭接种工具和手臂。 菌种瓶瓶口外周也用 75%的酒精棉球擦拭干净,打开瓶盖,除去表层老化菌种约 1用棉球将瓶口内壁擦拭干净。 将菌种打碎成花生米大小,上下搅匀。 这时 3 人 1 组,其中 2 人快速分接菌种(下种量为花生米大小的菌种粒 8粒左右)。 接入菌种后,立即收拢袋口并轻轻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充分结合,用扎口绳打活节扎紧袋口。 再将料袋另一头向上,打开袋口接种(接种量与上相同),用直径 3无棉盖套环封口。 将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周转筐中,无棉盖套环封口的一端向上,每筐放菌袋一层,1216 个。 接种完毕,及时将菌袋移入培养室 6、进行发菌管理。 9 发菌管理发菌室事先要打扫干净,灭菌杀虫,加大通风量,使发菌室洁净清新。 全部接完种后,立即将装好菌袋的周转筐全部搬入菌袋培养室,把周转框一层层摞起来,一般摞 68 层高进行发菌培养。 注意,不能把周转筐全部堆放在一起,要一行一行摆放,以 1 个筐的长度为 1 行,行与行之间留出 40通风道兼人行道,便于通风和管理。 发菌室要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遮阳防虫,温度适宜(2326)。 除了加强保温通风管理外,要勤检查,发现有杂菌感染者,及时清除,以免引起其他菌袋感染。 一般正常情况下,28d 左右菌丝即可发满菌袋。 再经 1015d 养菌期,便开始有原基形成,此时及时将菌袋移入出耳棚进行出耳 7、管理。 10 出耳管理当大多数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及时进行出耳管理。 由于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直接在大田进行出耳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采用了保护地阴畦地栽的方式进行出耳管理。 在保护地内,如果是日光温室,则以大棚宽度为限挖 60000阴畦若干个,畦与畦间留人行道 40于操作和行走;如果是塑料大棚(3m 宽的拱棚),沿棚的长度方向,中间留一 40侧各挖 1 个与棚的长度一致的阴畦,宽 90 30两边各留一 40的人行道。 畦挖好后备用。 在栽置菌袋前 2h,先在畦内喷洒杀虫药和灭菌剂进行杀虫灭菌,之后再开始栽置菌袋。 首先用 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强力 5 号杀菌液对菌袋表面进行浸泡杀菌 13后将无棉盖掀去 8、,并剪掉多余的塑料袋露出约 1的菌料,将露出菌料的一端向下,挖松畦底土壤约 3露出的菌料栽入土中并轻轻压实周围土壤,菌袋间距为 1015栽完一畦,先在菌袋间畦床上均匀的撒 1 层厚约 炉灰混合土(炉灰与沙壤土按 14 混合,要过筛去粗),并及时向畦内大喷水 1 次,使菌袋与土壤牢固结合,以达到保水的目的。 菌袋全部栽完后,为了防止菌袋初期失水过多,及时将稻草帘用清水浸泡覆盖于畦面上,以达到保湿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阳光的直接照射,以促进耳芽的快速形成。 耳棚内菌袋全部栽置完毕后,及时增加耳棚湿度至 85%以上。 此后,每日通风 23 次,每次 12h,保持棚内湿度在 85%以上,温度在 23左右。 10 9、d 后,开始有大量耳芽形成,并进入快速生长期,这时加强通风,适当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并增加光照强度至 1300取拉花苫的方法以调节光照强度),促使形成大量的优质木耳(肉厚、色黑、朵形规则)。 如果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极易产生流耳。 光照不足,木耳色泽不好,一般为灰白色或浅褐色。 11 采收正常情况下,自耳芽形成至采收 15d 左右,耳片直径 35般采收3 潮,生物转化率达 130%以上。 当黑木耳子实体长至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 如过于成熟,孢子大量弹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子实体极易腐烂,造成质量下降。 采收时,要将菌袋上的残留物清理干净,防止菌袋污染。 1 潮采收完后,要停止喷水 23d,使菌丝体恢复,利查询。玉米芯袋栽黑木耳高产新技术
相关推荐
生产工作,我司将成立专门安全领导小组,工地设立安全监督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三级安全保证体系。 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 每周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安全监督小组 成员如下: 组 长:钟晓晖 副组长: 韩志民 郭荣煊 组 员: 宋其余 叶 勇 腾 扬 蒙仕荣 盘昭盛 李长海 何庆生 施贵池 张文锦 严格执行广东省建设厅推行的《建设工程平安卡制度》,凡进场工人均持有 “ 平安卡 ”
好的备用状态。 现场施工守则 项目组全体成员必须服从项目负责人领导,听从指挥,发扬拼搏 奉献精神,努力工作,确保工期、质量,在用户中建树良好信誉作出贡献; 强化安全意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办好出入证 ,佩带胸卡,身着工作服。 施工时,在没有弄清楚是否安全可靠时,严禁盲动,对违章作业者,相关人员有权制止; 项目组成员有事请假,需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把手头工作向项目负责人交代清楚
取工本费问题的通知 ( 国保〔 1991〕 48号 ) ................................................................................................................... 247 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环保局、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转发国事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局
情况。 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报价、工期和投 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 ,开标时均当众予以拆封、宣读。 当时投标人少于三家,将视为招标失败,采购代理机构将重新招标。 ,开标记录包括在开标时宣读的全部内容。 机房、综合布线及多媒体会议系统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 GZCY2020GG01009 第二章 投标人须知 广州采阳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1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