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孝义河郭家沟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 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宜拦则拦,层层设防的原则,形成节节拦蓄的高效拦沙蓄水体系。 河道治理与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污染治理,加强 17 河道和岸坡护砌整治,形成岸边路、路边树,河中坝的格局,达到“堤坝牢固、水质清冽、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要求。 荒山绿化及生态农业建设: 根据郭家沟村的 村庄整体规划及区位优势,培植和建成生态观光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区,形成“以强带弱,协调发展、生态环保、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项目建设总体规模 根据工程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工程内容: 河道治理 治理河道 2 公里 ,河道清淤、 河面拓宽至 16米,河堤 浆砌石护坡 , 高 米,建设拦水坝 7 道。 河岸两边种植杨柳树护堤绿化。 新建重力塘坝 2 座。 荒山绿化及生态农业区建设 建设主导产业区扁桃园 600亩,计栽种桃树 万株;板栗200亩,计栽种板栗 1 万株;绿化树白杨 300亩,松树 200 亩,计栽种白杨树 2 万株 ,松树 1 万株。 18 第五章 治理技术与方案 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参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标准》( SL25220xx),本项目的综合治理工程等别为 Ⅲ 等,主要建筑物等级为 3 级;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堤防工程等级:村庄和公路附近河段为 4 级,一般河段为 5 级。 本项目的具体实施标准有: ( 1)防洪和排水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 GB5020194),工程设计防洪标准是,一般河段 10 年一遇洪水;河段附近村庄标准按 20 年一遇,一般村庄按 10 年一遇; ( 2)生态景观标准: 逐步恢复流域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流域内分段形成林地和自然湿地等人工或生态景观。 水系生态治理方案 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宜拦则拦、层层设防的治理方案,形成节节拦蓄的高效拦蓄体系。 河道治理与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河道和岸坡护砌整治,形成岸边路、路边树、河中坝的格局,达到“堤防牢固、水质达标、绿树成林、开发有序、群众满意”的要求,使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 河道治理方案 河道防洪达到 10 年一遇标准。 河道防洪坝一般采用梯形断面。 采用浆砌块石砌筑, 在入河支沟做支沟口加固。 实施按照严格标准制定的河道治理方案提高河道防洪排水标准,减少淹没损失,为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河道的日常管理和防汛创造更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拦蓄雨洪,形成水面或营建自然湿地或造田,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营造人、文、水、绿相结合的新景观,为山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闲空间,为逐步实现山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创造条件。 总之,通过河道的综合治理,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全面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富裕度和文明度,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两侧 绿化美化工程,严格按照绿化美化标准执行,密切配合水土保持工程,在发挥水土保持的强大功能的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道路河道绿化美化工程设计,要本着与自然和谐,美化优先的原则,采用根系强大、枝叶繁茂的园林绿化树种,营造道路风景林,并设计必需的水土保持工程。 产业发展方案 建设主导产业区扁桃园 600亩,计栽种桃树 万株;板栗 20 200亩,计栽种板栗 1 万株;绿化树白杨 300亩,松树 200 亩,计栽种白杨树 2 万株,松树 1 万株。 21 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 流域治理 本项目水系生态建设具体工程如下。 .1 拦 河坝 设计 拦河坝,是在河道内,为防止河床冲刷以及泥沙危害而修建的,与河道水流 方 向垂直的拦挡建筑物,其作用是固定河底、抬高侵蚀基准点,防止河床下切和河岸扩张,还可减小山洪流速以及危害。 计划在河道内建设拦水坝 7 道。 确定拦河坝位置,根据沟底比降,从上而下初步拟定每座拦河坝位置,一般高 2— ,下一座拦河坝的顶部大致与上一座基部相等,坝址要求口小肚大,工程量小,库容大的位置。 下一座拦河坝与上一座拦河坝之间的水平距离按下列公式计算: L=H: I— I1 L—— 拦河坝间距( m) H—— 拦河坝底到溢水口底高度 ( m) I—— 原沟底比降( %) I1—— 拦河坝淤满后的比降( %) ( 1)设计参数 22 各参数的确定依据经验断面尺寸并进行抗滑与抗倾覆校核确定 类别 断 面 高度( m) 顶宽( m) 迎水坡 背水坡 浆砌石 拦河坝 ~ 1: 0 1: ( 2) 典型设计( 2拦河坝) 由于此坝沿道路的方向建设,具有坝与桥的双重作用,设计坝顶宽 米,实测河道底宽平均为 16 米;设计坝高 米,其中浆砌墙体 , C20砼路面厚 米;清基平均深度为 米,迎水面为直墙,背水面坡度 1: ,中间设 米宽的 C20砼心墙防渗;墙基高 米, ,坝体砌石以下基础用 7: 3 灰土填平夯实防渗截流。 背水面续接 ,浆砌厚 米,下游为 米高的齿墙 (具体见单体工程断面图)。 ( 3) 工程量估算 计划共修建 拦河坝 7 座, 拦河坝 总计需要 1360m3 土石方、700m3浆砌石和 80m3混凝土。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 1) 河道纵坡设计 河道纵坡设计和河道中心线的设计皆为河道整治规划设计的 重中之重,其设计的原则是: ① 规划的河道纵坡要和原河道纵坡基本一致,可以在局部地 23 段进行调整,使河道纵坡变化趋小,纵坡趋于更合理。 ② 河道纵坡设计要兼顾上下游,尽可能使河道纵坡变化小一些,较陡和较缓的坡段要给于适当的调整,以利水流平稳过渡,避免出现流态发生大的不均匀性,以利于河床的相对稳定。 ③ 考虑到近年来,降雨偏少,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洪水,河道多数是淤积,而不是下切的情况,在设计纵坡时,尽可能不要填方或少数地点填方,挖深 一般控制在 左右。 纵坡从上游到下游 为。 ( 2) 河道断面结构设计 治理河道 2 公里 ,河面拓宽至 16 米, 该河 段河道设计纵坡为1/300,断面形式为 矩形 ,设计底宽 6m,水深 ,堤顶超高。 为体现景观河道设计要求以及防止风浪作用对堤防的淘刷,本工程采取全断面护砌方案, 河堤为 ,封顶宽 50cm,内坡为直墙,外坡坡度为 1: ,墙体平均高为 米,顶设厚 20 cm的 C20砼压顶石。 基础为 浆砌块乱石,平均高度为 米。 在 挡土墙 上设置直径为 5cm、间距为 的 PVC 排水孔,呈梅花型布设。 沿堤长方向每隔 20m 设沉降缝一道,缝中用两毡三油填充。 ( 3) 工程量估算 河堤护坡高 米, 每米护坡需要 1m3土石方和 石,护坡总计需要 2 公里 土 石方和 3296m3浆砌石 、 240m3C20 砼压顶石。 24 ( 4)堤顶防洪道路 设计 堤顶防洪道路布置在河堤西侧 ,道路宽 5m,长 20xxm,铺 砂砾石垫层压实,路面较堤顶高 米。 ( 5) 清淤疏浚工程设计 对 河道治理范围内河床进行清淤疏浚,清淤疏浚工程遵守了以下原则。 ① 河道行洪能力达到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 ② 设计河道清淤要尽量与上下游 进、出口河段平顺连接,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坡度。 不对河道作过多挖填,不过大改变河道自然纵坡。 ③ 对河道内部分地段进行裁弯取直,疏浚后的河底高程需满足现有桥梁基础的防护。 塘坝工程典型设计(北峪塘坝) 坝型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该工程坝体采用浆砌石重力坝。 ( 1)坝顶宽: ( 2)大坝内坡: 1:0 ( 3)大坝外坡: 1: ( 4)大坝防渗心 墙:厚 ,距上游坝坡。 25 ( 5)坝顶长 35m,溢流段长 5m。 ( 6)护坦长 ,宽 30m,齿墙宽 ,基础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