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要增产防治耕葵粉蚧很关键内容摘要:
米耕葵粉蚧于 80 年代末在河北省赵县、满城首先发现以来,随着机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该虫已在河北省普遍发生,成为制约玉米增产丰收的主要害虫。 由于该虫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发现,尤其大部分农民不认识此虫,从而导致危害加重,严重的造成绝收。 识别危害状:该虫一年发生 3 代,以第二代危害为主,其发生于 6 月中旬至 8月上旬,主要危害夏播玉米幼苗。 6 月中旬末,夏玉米出苗后,卵开始孵化为若虫,而后迁移到夏玉米的主茬根处和近地面的叶鞘内,进行危害。 受害植株茎叶发黄,下部叶片干枯,矮小细弱,降低产量,重者根茎部变粗,全株枯萎死亡,不能结实。 由于若虫群集在根部取食,所以根部有许多小黑点,肿大,根尖发黑腐烂。 识别成虫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 3 椭圆形而稍扁平,两侧缘近似于平行,红褐色,披白色蜡粉。 雄成虫体长 体纤弱,全体深黄褐色。 专利查询。玉米要增产防治耕葵粉蚧很关键
相关推荐
文名称:玉米旋心虫中文别名:玉米蛀虫拉丁学名:态特征:成虫为头部黑褐、鞘翅绿色的小甲虫。 体长 5 毫米,前胸暗褐色,上有小点刻,鞘翅具有绿色光泽。 足深黄色,腹部黑褐色。 雌虫腹末呈半卵圆形,略超过鞘翅末端,雄虫则不超过翅鞘末端。 卵椭圆形,长约 米左右,卵壳光滑,初产黄色,孵化前变为褐色。 幼虫黄色,头部褐色,体长 12 毫米,11节,各节体背排列着黑褐色斑点,前胸盾板黄褐色。 蛹黄色裸蛹
1、6 号高产栽培技术天泰 16 号是山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新品种,2006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 2006019 号。 该品种具在高产稳产、结实性好、出籽率高等突出特点。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 98 天左右。 株型半紧凑,生长健壮整齐,平均株高 260 厘米,穗位高 99 厘米,全株 20 片叶。 果穗长筒型,大而均匀一致。 穗长 24 厘米
号 春油 1 号是吉林省长春市农科院以春 108 为母本,123 为父本杂交组配的高油玉米单交种。 1998 年 1 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深绿色,苗势强;全株 21 片叶,成株株高 319位高 141粉量大。 雌雄协调,根系发达,茎秆韧性强,抗到伏;果穗筒形,穗长 22行数 16,穗中部行乱,百粒重 32g,子粒马齿形,单穗粒重 220g。
1、米异常苗,既影响产量,又降低玉米品质,要设法控制。 紫苗秧苗叶片、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呈紫色,3 叶期开始出现症状,45 叶期表现突出,症状明显,根系不发达,茎细小,生长缓慢,叶片由绿变紫,最后枯死。 产生紫苗主要是土壤缺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致使叶片由绿变紫,3 叶期后低温也易发生紫苗,紫苗可导致玉米空秆、秃尖,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要增施磷肥,提高地湿,一般亩施 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