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异常苗的控制措施内容摘要:

1、米异常苗,既影响产量,又降低玉米品质,要设法控制。 紫苗秧苗叶片、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呈紫色,3 叶期开始出现症状,45 叶期表现突出,症状明显,根系不发达,茎细小,生长缓慢,叶片由绿变紫,最后枯死。 产生紫苗主要是土壤缺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致使叶片由绿变紫,3 叶期后低温也易发生紫苗,紫苗可导致玉米空秆、秃尖,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要增施磷肥,提高地湿,一般亩施 4050 公斤过磷酸钙和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作底肥,进行防止,一旦出现紫苗,可用 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23 次。 红苗玉米出苗后生长缓慢,叶片小,根系不良,叶色变淡,后来变红。 一般因低温所致,根吸收能力减弱,秧苗代谢缓慢, 2、叶绿素减少而叶片发红。 进行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催芽坐水种,或用机播,掏住腰窝,播在丰产期。 黄苗玉米苗初期叶色淡绿,逐渐变黄,严重时枯死,易造成空秆或秃尖,发生原因:种子不饱满,秧苗不壮;播种过深,出苗弱;密度过大,影响生育;土壤缺肥。 防止措施:选择良种,净度、纯度均在 98%以上,发芽率在 90%以上,并去掉秕粒、小粒、病粒,播前风、筛选,催芽播种,早间苗、早定苗,多铲多趟,合理追肥,促苗早生快发。 僵苗主要发生在 3 叶期前,苗不壮不新鲜,长的僵硬,黑根多、苗细弱,严重时叶死苗死。 地硬、僵硬,化肥用量过大,种肥过量,种、肥隔离不好,播后土壤干旱,生育不良,空秆、棒小、粒少等原因都可促使僵苗形成 3、。 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做到农肥、化肥、微肥结合,氮、磷、钾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结合,并合理灌水、除草、防病灭虫。 白苗一般从 4 叶开始,新叶基部叶色变淡,呈黄白色,56 叶时,叶片出现淡黄和淡绿相间的条纹,基部出现紫色条纹,叶肉变薄,呈半透明白色,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丛生,严重时叶片干枯,造成植株死亡,颗粒不收。 主要是土壤缺锌所至。 控制措施:一是锌肥作种肥,每亩用硫酸锌 斤,可与尿素、二铵、硝铵等混合均匀作种肥,但种、肥分开,防止烧苗;二是锌肥拌种,1 公斤硫酸锌拌 25 公斤玉米种子,方法是用 23 公斤温水,溶解 1 公斤锌肥,待全部溶解后,将锌肥溶液均匀地喷到玉米种子上,使种子表面都沾上锌肥,阴干后播种;三是叶喷锌肥,将 100150 克硫酸锌溶于 50 公斤水中,配成 度的硫酸锌溶液,在玉米苗期或拔节期喷施,每亩喷施量 10 公斤为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