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内容摘要:
1、米育苗移栽技术的优点一是可适时移栽、解决两季茬口矛盾造成的节令偏紧问题;二可蹲苗,提高苗的质量;三能保证亩株数、达全苗壮苗;四能做到定向密植,提高光和利用;五可节省种子 3050。 全省玉米育苗移栽方法达 13 种之多,现介绍两种常用的育苗方法:1营养袋育苗(1)备袋可用纸袋,也可用工厂特制塑料袋,规格高约 9 厘米,园直径约 5 厘米,无底无缝。 每亩备用 5000 个。 (2)营养土配制与装袋 50 千克细土(最好用肥土)拌和 50 千克细粪(潮厩肥要晒干打碎,不带粗大的作物稿秆,以利于拌和与装袋)。 另加尿素 5 千克、普钙 5 千克,拌和均匀。 苗圃地最好选在水源方便的地方,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袋 2、以备播种。 (3)播种选用优质、高产、熟期适中,适于密植的杂交良种,适时早播育苗。 育苗期要根据进入雨季时间、前作小春收获期确定。 冷凉山区,玉米生长期较长,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即可育苗,中、北部大部地区以及水浇地,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便可育苗,干旱严重地区五月中、下旬育苗(立夏节令内结束)。 南部大部地区对玉米播种期要求不严,可根据雨水情况来定。 播种时,每袋一粒。 未经水泡过的干种子播种后,要立即浇水,以利于幼苗及时出土,同时要注意营养袋土壤干湿程度,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湿润,当苗长到 34 叶时适时移栽。 为防止因蹲苗太长,根系深扎入土,移栽时易拔断幼根,影响移栽成活率,或弄烂育苗袋,育苗时,可用塑料薄膜垫底,将育苗袋放在薄膜上面一个个靠拢摆正,在冷凉山区为了提高营养袋温度和保持湿度,在营养袋上面最好盖一层地膜(晚上盖膜,白天揭膜)。 (4)蹲苗水浇地不受播种节令的限制,只要掌握好前作收获期,随时都可育苗和移栽。 对于无水浇灌的地区,要等雨移栽,蹲苗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我省采用的蹲苗措施有两种。 一是控制水分幼苗出土后,久晴不雨,在苗圃地上短期内不浇水或少浇水,防止高温高湿,幼苗徒长。 二是施用化控剂即幼苗有 23 叶时,喷施“多效唑”一次,蹲苗效果可维护20 天左右。 专利查询。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相关推荐
中 小学 教师 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提高我县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教研室深入课堂第一线,研究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今年从三月初开始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先后深入城区中小学、部分乡镇学校,深入教学第一线,听取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们共同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如何 — 3— 采取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的教学手段来 实施 减负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1、、玉米育种花期不遇处理方法玉米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确保其丰产增收的关键所在。 但由于亲本性状、气候条件、土壤类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很难花期相遇,从而影响到产量的提高。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减少损失。 对发育缓慢的亲本应偏水偏肥,促进生长发育;对发育较快的亲本在根部一侧进行断根,抑制其生长。 这样做,可促使父、母本花期协调相遇。 对生长迟缓的亲本,可在 12 片可见叶时
类在生理上的需求获得满足以后,就要讲究安全,得到保护,避免受到伤害。 许多产品在设计时,就以这一动机作为考虑的重点。 同 类 型顾 客的 心理 特点 销售顾问每天接待数以百计的顾客,由于他们的性别、 年龄、职业的不同,所具有的心理特点有很大差别。 为了更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扩大商品销售,必须研究不同类型顾客的心理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 同 性 别 顾 客的 心理 特点
会行使的权力。 第十八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 2/3 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九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理事任期 5年。 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审查并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同意。 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 1 年。 第二十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协会开展日常工作
1、、3 号的高产栽培 粤甜 2号、粤甜 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杂交一代超甜玉米优良品种。 粤甜 2号全生育期 7075 天、株高 180200 厘米,穗长约 20厘米、单穗重约 350克;粤甜 3号全生育期 7080 天、株高约 180厘米、穗长约 20厘米、单穗重约 400克,无秃顶、耐贮藏,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果穗结实饱满均匀、美观,籽粒金黄,商品性极佳,抗逆性强
员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应当由全体会员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会员代表大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会议纪要,并向会员公告。 第二十一条 本会设理事会。 理事会为会员代表大会的常设权利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照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协会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 第二十二条 理 事会的职权是: (一)筹备和召集会员代表大会; (二)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