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治玉米粗缩病内容摘要:

1、几年由于灰飞虱发生较重,特别是去年,加之农业耕作制度改变,品种更换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玉米粗缩病在我市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蒜套作田、杂草丛生特殊环境的玉米田发生更为严重。 由于防治该病无特效药剂,一旦发病对产量影响极大。 为此,各地一定要注意防治该病,确保我市玉米生产的安全。 一、症状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67 片叶时才出现症状。 病株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僵硬、增厚、变短,叶背面侧脉上产生蜡白色突起物,整株或顶部簇生,多数不能抽穗结实。 6 片叶前感病,严重的株高仅为 5080停止生长,较轻的虽然能发育,一般也不能抽穗结实,造成绝产。 8 叶后感病,即使能抽穗结实,结果穗小,畸形,品质下降 2、,减产 60%以上。 二、综合防治措施坚持治虫防病的原则,采取减少灰飞虱虫源和做好传毒昆虫防治等措施,力争把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 1、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抗、耐病品种是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农大 108 等玉米品种具有较好的抗、耐病性,丰产性也较好。 因此要求各县区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品种,并做到连片种植,播期一致。 2、适时晚播由于玉米粗缩病由灰飞虱带毒传染,玉米苗期至 7 叶期为玉米粗缩病感病的敏感叶龄期,10 叶期后为安全叶龄期。 为此,我站建议广大农户要适时晚播,使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机率。 3、种子药剂处理选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可用 70高巧按种子量 种或包衣。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沟边杂草,精耕细作,减少初始毒源和破坏传毒昆虫的繁衍地。 加强玉米的肥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性。 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以减少病株和毒源。 5、适时治虫防病在玉米出苗前、灰飞虱若虫盛期、玉米 6 叶期前进行药剂防治,可亩用 10%吡虫啉 1500 倍喷雾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