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麦品种 花培五号内容摘要:

1、培五号是由河南农科院遗传育种研究室用豫麦 1864 作母本,花 43 作父本进行杂交后,用 花粉经过离体培养选育而成,2006 年 9 月通过国家审定。 该品牌已委托河南金源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销售及全国范围内的维权打假事宜。 1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春偏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直立,叶色浓绿;抗寒性好,起身早,两极分化慢,抽穗较迟;分蘖力强,成穗率高,667 平方米成穗数多。 株高适中(7578秆弹性好,抗倒伏,株型稍松散,旗叶小,上冲,叶色绿,穗层厚,穗色黄,穗多穗匀;长芒,白壳,白粒,纺锤穗,子粒半角质,光泽润亮,千粒重中等,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容重高,商品外观好。 产量三要素 2、协调,平均每 667 平方米成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好,耐后期高温,落黄好。 2 产量与品质分析 2005 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抽混合样化验结果为:容重814g/L,蛋白质干基 湿面筋 沉降值 水率 57%,形成时间 定时间 大抗延阻力 伸面积 52 平方厘米。 经抗病结果鉴定:2005 年结果为高抗条锈病、赤霉病、秆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 2006 年结果为中抗条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和秆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 20042006 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生产试验,五省均增产。 适宜于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 3、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落黄特好。 20042005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春水 B 组区试,14点汇总 14 点增产,平均每 667 平方米产 对照豫麦 1864 增产 16%,极显著,居第 1 位。 20052006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春水 A 组区试,16 点汇总14 点增产,平均产 67 平方米,比对照豫麦 1864 增产 极显著,居 10 个参试品种的第五位。 20052006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生产试验春水组,14 点汇总 12 点增产,平均产 67 平方米,比对照豫麦 1864 增产 居春水组第 1 位。 3 春季田间管理要点对播种晚、群体小、个体发育弱的麦田,开春后 4、在浅中耕松土的基础上,于小麦返青期及时追施尿素 067 平方米,促进分蘖成穗,增加 667 平方米穗数。 对生长正常的壮苗麦田,在小麦拔节期追施尿素567 平方米,促进两极分化,多成穗,成大穗。 对旺长麦田,在小麦起身期每 667 平方米用 15%多效唑粉剂 3040液喷雾,可使植株矮化,抗倒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氮的吸收利用率。 对因旺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的麦田,在小麦拔节初期,追施尿素 5867 平方米,促进大蘖成穗。 4 病虫害及杂草防治麦田除草一般 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中旬防治较为适宜。 以猪殃殃、荠荠菜、播娘蒿、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苯磺隆有效成分 水 50间均匀喷雾。 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用 骠马浓乳剂 50 75%苯磺隆干悬浮剂 合兑水 50叶喷雾防治。 春节后除草不彻底的麦田,进行中耕除草。 在小麦拔节前,每 667 平方米用 烯唑醇可湿陛粉剂 30g,加 虫螨克乳油 20d,加磷酸二氢钾150g 兑水 60面喷雾,防治纹枯病、白粉病及麦蜘蛛;67 平方米用 20%的三唑酮乳油 50 毫升,5%的高效氯氢菊酯乳油 50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g,磷酸二氢钾 1509,加水 50合喷雾,连喷 23次,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预防干热风。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