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LN1内容摘要:
1、农审字2005014 号系莱阳市种子公司、莱阳农学院选育的玉米一代杂交种,组合为 172,母本 育出的 1032、1029、1137 等轮回选择育成,父本 利用 153 回交 2 代作为基本材料自交选育。 该杂交种参加了 2002全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两年 23 处试点均增产,平均亩产 斤,比同组对照掖单 4 号增产 2004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同组对照农大 108 增产 该杂交种株型紧凑,幼苗叶鞘紫色,生育期平均 100 天,株高平均 284 厘米,穗位平均 114 厘米,试点调查:平均倒伏率 倒折率 全株叶片数20 片,花丝红色,花药红色。 果穗锥形,穗长 米,穗粗 米,秃顶 米,穗行 2、数平均 ,穗粒数 517 粒,白轴,籽粒黄色、硬粒型,出籽率 千粒重 ,容重。 2002试点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两年 23 处试点)最大值为:大斑病 5 级,小斑病 3 级,弯孢菌叶斑病 5 级,青枯病 粗缩病 黑粉病 锈病 5 级。 2002 年委托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试抗病性指定鉴定单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为:中抗小斑病、大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感矮花叶病。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粗蛋白含量 粗脂肪含量 赖氨酸含量 粗淀粉含量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 4000,其它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 制种技术要点:父母本行比 1:4,春制种母本早播 11,母本出苗后播父本,母本每亩留苗 4000 株左右,父本 1000 株左右。 在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利用。 专利查询。玉米新品种LN1
相关推荐
1、沈单 10 号 品种登记号:国审玉 990003选育单位: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沈单 10 号品种来源:母本:本:沈 137省级审定情况:1998 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在沈阳市春播生育期需 134 天左右。 幼苗叶色深绿色,叶鞘紫红色,第一叶长椭圆形,第二、三叶细长直立。 植株塔形,较紧凑,成株总叶片数 22。 株高
1、1 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1 选育经过母本万 04 的选育:1997 年春引入来自 群体 13 套袋自交 年冬在海南选株套袋自交 50 个果穗 998 年春在万全选穗 50 个穗行,各套袋10 穗自交,选出 3 个穗行 年冬在海南加代 时测配组合。 1999 年春加代繁殖种子 时进行组合比较试验,同年冬在海南继续加代 根据当年春试验结果,选定“3019”自交系(后定名为万 04)。 父本万 23
苗移栽的关键是育苗,其技术要点:(1)做好物资准备。 选好种子,应选用晚熟的、差一个积温带的、有高产潜力的品种,备好塑料薄膜,每 667 平方米用膜 27 平方米;备好做棚的竹条,一个棚用 2 米长的 13 条,备好床土,配制比例为:优质农肥、土杂粪、沃土各1/3。 (2)做床。 做床应在秋天进行。 在春天做床时,要在育苗前一周完成。 做床地块要选岗地、阳坡、背风,便于管理的地方。 每 667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玉米营养米和儿童膨化食品丹东市粮科所在生产出了人造玉米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人造营养米。 并以人造营养米为原料生产出儿童膨化食品。 人造营养米是依据人体的需要,将各种谷物粉和添加剂,按照不同的配方和工艺路线,生产出各种人造营养米。 以玉米粉为主料,按不同比例掺入几种谷物,生产出 4 种营养米。 原料配方 0% 大豆粉 10% 碎大米粉 20% 0% 813 粉 10% 0%
根据天气预报近期雷震雨较多高温干旱天气有望缓解,第 13 期情报已对五代稻瘿蚊的发生期进行预报,五代稻瘿蚊卵盛孵期为 8 月 2030 日,南北相差35 天。 凡是在 8 月 20 日未能进入幼穗分化 3 期的连晚、烟后稻、瓜后稻、豆后稻、菜后稻等,其田间或周围稻田四代稻瘿蚊出葱率达 3%以上的稻田均应列为防治对象田,掌握在卵盛孵前期施药防治。 这一多雨时期正好与五代稻瘿蚊卵盛孵期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