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的发生和防治内容摘要:
1、几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玉米锈病是玉米上发生较普遍的病害。 发生范围广,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使玉米植株干枯,籽粒不饱满,造成减产。 轻者减产 20%左右,重者达 30%。 一、症状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偶尔危害玉米苞叶和叶鞘。 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斑,即病原夏孢子堆。 后期病斑形成黑色疱斑,即病原冬孢子堆。 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 更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减产严重。 二、发病规律玉米锈病的发生是由外来病菌引起的。 5 月下旬见玉米锈菌冬孢子,7 月达到高峰, 2、9 月中旬又一高峰出现;6 月底见夏孢子,8 月中旬达高峰,6 月中旬至 7月中旬为玉米锈病的侵染期,玉米锈病从 7 月中旬开始发病,夏孢子靠气流传播,重复侵染,8 月底发病盛期。 田间发病时,先从植株顶部开始向下扩展。 三、发、传播、侵染,发病重。 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1)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如掖单 2 号、4 号、12 号、13 号、西玉 3号等发病严重。 (2)品种的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 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 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四、用抗病自交系配制新品种和利用现有的抗病品种,如农大 108、鲁单 50、京杂 6 号、中丹 2 号。 磷肥、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理密植,中耕松土,浇适量水,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1)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97%敌锈纳原药 250300 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 (2)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 美度石硫合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保利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1000 倍液、20%萎锈灵乳油 400 倍液、97%敌锈纳原药 250 倍液喷雾、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40%福星乳剂 9000 倍液、50%胶体硫 200倍液。 专利查询。玉米锈病的发生和防治
相关推荐
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秉公办理 3对经办的工程造价文件质量负有经济的和法律的责任 4 积累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已完工程造价资料,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 定修订工程定额和数据库,提供资料并实行资源共享 5 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6 保守在执业中得知的技术和经济秘密 7 不得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 8 因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
负责 及时传达、督办公司、及各职能部门的指示和决定。 负责执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有关部员工劳动工资、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法规、规定和制度。 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建立、完善各种有关劳 动纪律、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等方面的台帐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负责本部的印章管理、按规定办好相关使用手续。 负 责做好公司正本的登记归档工作,建立合同台帐管理
采取国资划拨、租赁、资源整合等方式,全面完成 15 个未达标社区办公用房改造任务。 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 7 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1 个、助残阳光工场 1 个,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165 户,为 2283 名 一级重度残疾人办理意外保险。 城镇实名制就业达到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 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 647 人,带动就业
次; 32个; (二)中央空调供暖系统的维护保养 供暖系统是酒店最重要的后勤保障系统之一,供暖系统是关客人是舒心, 安心入住,员工开心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所以,每年供暖系统供暖前和停暖后的检修保养工作都非常重要。 工作流程如下: 对中央空调主机进行了整体清洗,在清洗过程中直接检查了空调的线路和零部件,排除了线路故障问题同时空调的零部件也进行了细致的清洗及保养。 有些客房 每到重大节日如:五一
用组织分离复壮平菇菌种,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很适宜一般种植户。 其操作技术要点是:在菇床、菌墙中选择出菇早、无杂菌侵染、株型紧凑、圆整肉厚、色泽美观、七八成熟的第一潮菇的肥壮菇体作种菇;在种菇中部取最大的 3菇片,用 70%的酒精轻擦表面后置于接种箱内消毒;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片边缘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马铃薯麸皮培养基上。 每张菇片共撕 10 个裂面,接 10 支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