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练习题第二章1动态消息两篇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公斤级的举重比赛中 ,中国选手曾国强以 235 公斤 (抓举 105 公斤 ,挺举 130公斤 )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中国另一名选手周培顺获得 52 公斤级银牌 ,日本选手真锅和人获铜牌。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新华社洛杉矶 1984年 7月 29日电 (记者高殿民 ) 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 “ 零的纪录 ” 的局面在今天 11时 10分 (北京时间 30日凌晨 2时 10分 )被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突破。 许海峰以 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 ,夺得了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陈先在许海峰获得金牌后 ,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 ,这对中国运动员是极大的鼓舞。 这是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得到的第一枚金牌 ,实现了 “ 零 ” 的突破 ,在中国体 育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表示感谢运动员和教练做出的艰苦努力。 许海峰今年 27 岁 ,是安徽供销社的职员 ,他在获得金牌后对新华社记者说 ,这还不是他最好的成绩 ,只不过是正常发挥技术 ,他最好的成绩是 583环。 他表示要不骄不躁 ,继续努力 ,争取今后取得更大成绩。 7.《人民日报》在对许海峰之事进行报道时 ,把标题写为 “‘ 零 ’ 的突破 ”。 对许海峰夺金这一新闻事实的三个标题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零的突破 ” 突出事件意义特别重大 ,标题简洁明了 ,有吸引力 ,很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B.“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 ” 强调 “ 第一枚金牌 ”, 体现出事件发生的连续性。 副题“ 许海峰百步穿杨居魁首 曾国强力举千钧占鳌头 ” 用文学色彩浓郁的词语 ,报道新闻事实 ,补充叙述主标题。 “ 背了半个多世纪的 ‘0’ 甩进了太平洋 ”, 突出这则新闻所蕴含的历史意 义 ,流露出了记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C.“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 强调 “ 我国选手 ”, 突出我国运动健儿所取得的重大成绩 ,语言平实 ,准确报道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由作者的感情倾向而确定。 解析 D项 ,标题的拟写虽然带有感情色彩 ,但更主要的还是要高度概括出消息的内容。 答案 D ,并说说这两则消息在结构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则消息由五部分组成 ,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相同点 :这两则消息都有标题、导语、主体 ,没有结语。 不同点 :首先是标题不同 ,第一则消息三个标题齐全 ,第二则消息只有一个正标题。 其次是第二则消息有背景材料 ,第一则没有。 “ 倒金字塔式 ” 结构。 请选择其中的一则 ,结合内容谈谈你对 “ 倒金字塔式 ” 结构的认识。 参考答案 第一则 :导语部分首先报道了本届奥运会第一个冠军诞生的信息 ,突出了新闻事件的重大主题。 在主体中首先叙述了许海 峰的成绩 ,点出历史意义。 随后提及发奖时间、发奖人以及亚军季军为谁获得等新闻事实。 这一天还有其他赛事 ,我国运动员曾国强获得 52公斤级举重比赛冠军。 这一信息记者在副题和消息的第二段分别加以报道 ,显示出事件重要程度的减弱。 第二则 :许海峰以 566 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 ,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也是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 ,这一事实是这条消息里最核心、最重要的事实 ,放第一段 ,即导语中。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陈先的讲话 ,比夺得第一块金牌这一新闻事实次要 ,但比许海峰个人的讲话以及许海峰的出身重要 ,所以放第二段。 导学号 59760005(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10~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