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xx_20xx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和降低的都是 Br元素。 A.化合价升高的是 Br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 Cl元素; B.非氧化还原反应;C.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都是 S元素; D.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 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 X、 Y和 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 2价,且 X2+ 与单质 R不反应; X2+ + Z X+ Z2+ ; Y+ Z2+ Y2+ + 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 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 R2+ > X2+ > Z2+ > Y2+ B. X2+ > R2+ > Y2+ > Z2+ C. Y2+ > Z2+ > R2+ > X2+ D. Z2+ > X2+ > R2+ > Y2+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X2+ 与单质 R不反应,则氧化性: R2+ > X2+ ;由 X2+ + Z X+ Z2+ 可知, X2+ 为氧化剂, Z2+ 为氧化产 物,故氧化性: X2+ > Z2+ ;由 Y+ Z2+ Y2+ + Z可知, Z2+ 为氧化剂, Y2+ 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 Z2+ > Y2+。 故答案 A。 考点:考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性的强弱。 BaCl2和 NaCl的混合溶液 a L,将它平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2+ 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溶液,使 Cl- 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 x mol H2SO y mol AgNO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Na+ 浓度 (mol L- 1)为 ( ) A. (y- 2x)/a B. (y- x)/a C. (2y- 2x)/a D. ( 2y- 4x)/a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2+ 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 mol H2SO4,则 Ba2+ 的物质的量为 x m o lSOHnSOnBa   )()()(n 42242 ;一份滴加 AgNO3溶液,使 Cl- 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y mol AgNO3,则 Cl- 的物质的量为 y m o lA g N OnAgnCln   )()()( 3;根据溶液中正负电荷之和为 0,可知,在一份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为:m o lyxBanClnNa )2()(2)()(n 2   ,因此 Na+ 浓度为:1422)2()()(   Lm o layxLam o lyxVNanNac ,故答案 D。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的计算。 “腐蚀液”。 铜被氯化铁溶液腐蚀的方程式为 2FeCl3+Cu 2FeCl2+CuCl2; FeCl3 溶液也能与铁反应 2FeCl3+Fe 3FeCl2;当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不可能出现的是 A.有铜无铁 B. 有铁无铜 C. 有铁有铜 D. 无铁无铜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将铁粉和铜粉同时加入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 Fe会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会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会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单质。 A.还原性: Fe> Cu,因此,铁会先和氯化铁反应,可能铁全部反应而铜有剩余, A正确;B.铁先和氯化铁反应,而铜后和氯化铁反应,因此不可能出现有铁无铜的现象, B错误; C.若氯化铁的量少,铁粉有剩余,则铜未反应, C正确; D.氯化铁足量,铁粉和铜粉全部发生反应, D正确。 故答案 B。 考点:考查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 PbSO4+2NH4Ac Pb(Ac)2+(NH4)2SO4。 当 Pb(Ac)2(醋酸铅 )溶液中通入 H2S时,有黑色沉淀 PbS和弱电解质 HAc生成。 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Pb(Ac)2+H2S PbS↓ +2HAc B. Pb2++H2S PbS↓ +2H+ C. Pb2++2Ac+H2S PbS↓ +2HAc D. Pb2++2Ac+2H++S2— PbS↓ +2HAc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产物中有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的生成,因此硫酸铅与醋酸铵能够反应,是因为生成了醋酸铅,醋酸铅是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拆分,生成物 PbS是黑色沉淀和 HAc是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拆分。 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2++2Ac+H2S PbS↓ +2HAc。 答案 A。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 2A B+2C+2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d,则 A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 A. 7d B. 5d C. 3d D. 2d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气体的密度成正比。 由于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d,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为 2d,故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 ddd 102222d2  ,根据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