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内容摘要:
22.小华在做纸锥下落的实验时,如果下落的高度比较小与下落高度比较大的情况不相同.为了探究纸锥下落的运动情况,他找来一很长的粗细均匀 光滑 的金属杆,把纸锥套在金属杆上,观察纸锥从较高处沿金属杆下落的情况,他观察到结果是,纸锥先做 ▲ 运动,后做 ▲ 运动 (加速 /减速 /匀速 ). 23.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两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则甲汽车是做 ▲ 运动,乙汽车做 ▲ 运动. (静止 /匀速 /加速 /减速 ) 三 、 解答题 (第 23 题每图 2 分; 2931每小题 2分;其余每空 1分;选择 2分;共 50分.解答第 31 题时要有解题过程. ) 241. (2分 )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42. (2分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凹透镜,请作出这条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光线. 243. (2 分 ) 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 图中作出 “ 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 ” 的光路图. 244. (2 分 ) 如图所示, L 表示凸透镜, MN 为主光轴, O 点为光 心, F 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凸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 通过凸透镜所成虚像 A39。 B39。 的光路图. 第 243 题图 第 244 题图 t/s 第 23 题 乙 资 *源 %库甲 v/ms1 第 241 题图 O 甲 O F F M N L 乙 O F F M N L 丙 O F F N L M A B 第 242 题图 F F O 251. (2 分 ) 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 , 刻度尺的小分度值为 ▲ . 252. (2 分 ) 如图 乙 所示的温度计的 示数 是 ▲ ℃ ,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 ; 26. (3 分 ) 为了探究声 音 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以上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 ▲ 、 ▲ . 27. (7分 ) 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碎烛蜡 a 和碎冰 b.它们的加热时间 —— 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 (a 为实线, b为虚线 ), (1)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 ▲ ,优点是 ▲ . (2)由乙图可知, ▲ 晶体, ▲ 非晶体,那么,区分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 ▲ . (3)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 ▲ ℃ ,这说明水沸腾时特点是吸热温度 ▲ . (升高 /降低 /不变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相关推荐
说明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发达国家 ③得益于我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开放 ④得益于我国坚持把发展摆在首要地位 A.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20 年 12月 18日至 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 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因为 A.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最终目标 C.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的温室气体.阳湖中学科技兴趣 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 (一 )活动步骤 太阳能庭院灯 ☆ 太阳能电池:多晶硅 40W,太阳能电池组件 ☆ 蓄电池:直流 12V,免维护太阳能专用铅酸蓄电池 ☆ 灯: 12V 5W直流节能灯两盏 ☆ 配有太阳 能庭院灯专用控制器(过充及过放保护,光控、时控均可) ☆ 照明时间: 10h/天,连续阴天 4天 ☆ 抗风力:
C.复合肥料: KNO NH4H2PO( NH4) 2HPO4 D.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盐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肥料分类的知识以及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生石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金刚石、石墨、
1、第 1 页 共 22 页密 级:内部文档编号:项目代号:附件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络设备安全配置规范思科 册版本:草稿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福建移动通信公司第 2 页 共 22 页版本控制版本号 日期 参与人员 更新说明初稿 2003顺安、林秀 文档建立,初始化第 3 页 共 22 页目录第一部分 概述和介绍 .述 . 项目背景 . 项目目标 . 参考资料 .用的软件版本
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 A、根据不溶性杂质不会透过滤纸,溶液会通过滤纸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成比例进行分析, C、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结晶的原理判断, 【解答】 解: A、过滤只能将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和溶液进行分离,而饱和溶液 中溶质是均匀的分布在溶剂中的,不能够分离,故 A错误, B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 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B.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