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20xx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 ①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 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 的鼻子外面;粒径在 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而粒径在 ,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 1/10大小,不易被阻挡。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 、阻拦能力,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 病等方面的疾病。 ②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逐步 . . 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 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 速被吸收 , 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③ 根据欧盟国家的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 ④2020 年 2月 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在新标准中增加了细颗粒物( )的 检测指标,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力度和决心,以期给人民群众一个愉快、清新、安全的空气环境。 12. 文章第 ① 自然段划线句用 了什么 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 2分) 答: 13. 文章第 ② 自然段中加点的 “ 逐步 ” 二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 2分) 答: 【答案】 12.( 2分)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粒径在 下的细颗粒物的小和不易被阻挡的特点( 1分)。 13.( 2分)不能删去,因为 “ 逐步 ” 有一步一步的意思,表明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才慢慢地暴露出来的( 1分),如果删去就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 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划线句中“ 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 1/10大小 ”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根据其后一句“ 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来概括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3. 试题分析:说明文阅读中有关说明文准确性问题,一般都是指修饰限定性词语在说明表达上的作用。 分析本句内容,即可找到“逐步”这一限定性的词语,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从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来分析其表达作用,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 能力层 级为分析综合 C。 (四)( 5分) 为人宽厚,以和为贵 ①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因为芝麻丁点儿的事而大动肝火,大打出手。 与之形成对比的人则对于个人得失并不斤斤计较,他们胸襟坦荡,持有 “ 以和为贵 ”的处世态度。 ② 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大度宽宏,抱着以 和为贵的处世态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了国家的稳固,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成就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 而那些度量 狭小的人,不仅嫉贤妒能,而且刚愎自用,听不进善意的劝谏。 所以,小鸡肚肠的庞涓才会兵败马陵道,其人其事只能是贻笑天下。 ③ 可见,为人宽厚,以和为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化陌生为知音,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而一心为己,不顾他人可以把小事变成大事,可以将好友变为夙敌,也可以使高尚变为猥琐。 ④ 澳大利亚作家、演说家安德鲁 马修斯说过: “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 是啊,多一份包容,少一些隔膜,我们在人生路上才会让自己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⑤ 所以,无论做人做事,我们都要有一个宽容厚道的 “ 心眼 ”。 14. 文章第 ② 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 3分) 答: 15. 请你谈谈对文章第 ④ 自然 段画线句的理解。 ( 2分) 答: 【答案】 14.( 3分)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1分),列举 了蔺相如和庞涓的例子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全面有力地证明了论点,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 2分)。 15.( 2分)我们要学做紫罗兰,虽被人践踏但没有丝毫抱怨,还留人清香( 1分),强调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的重要性( 1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 根据具体内容判断,并对论证方法作一评价。 本段中举了“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 ”的例子,又与“那些度量狭上的人进行对比来证明论点。 考点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5. 试题分析: 分析句子内容,作者是以“柴罗兰 ” 为喻写人,根据“毫无抱怨”“把香味留在 人脚跟上”来理解所说的“宽容”的道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五)( 14分) 走进春天的怀里 ①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江苏省江阴市20xx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一会,爱丽莎看见路前方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她知道那是什么。 他只带走了花盆,扔掉了她精心挑选的菊苗。 (15) 汽车转了一个弯,她看见篷车就在前面了。 为了使汽车走过时不看见那篷车和牲口,她把整个身子扭过去,转向她的丈夫。 她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她正像老妇人那样 —— 虚弱地哀哀哭泣。 (16) 刹那间,汽车驶过去了,一切都结 束了。 她没有回头。 (选自《人与鼠》,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 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B.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 A、根据不溶性杂质不会透过滤纸,溶液会通过滤纸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成比例进行分析, C、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结晶的原理判断, 【解答】 解: A、过滤只能将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和溶液进行分离,而饱和溶液 中溶质是均匀的分布在溶剂中的,不能够分离,故 A错误, B
本题涉及二氧化氮的颜色、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硝酸的性质等方面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较简单. 11.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X( g) +3Y( g) ⇌2Z(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B. X、 Y、 Z的浓度都相等 C. X、 Y、 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 X、 Y、 Z的分子数之比为 1: 3: 2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是。 ( 3)小华同学要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她也选用了 C 装置,她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的 地 方 是 , 有 关 反 应 的 符 号 表 达 式 ________。 (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 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 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5)常温下
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嫂”字用 部首 查字法应查 ( ) , 除 部首 外有 ( )笔。 ( 2 分) 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 2 分) 坎坷( ) 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