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xx-20xx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掌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学会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8.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 A.烧碱 B.石灰水 C.浓盐酸 D.氯化钾 【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解决此题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二是溶液质量减小.只有同时具备以上 两个要求的选项才是正确的选择. 【解答】 解: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 NaOH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的水,发生变质且质量增加,故此选项错误. B、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减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故此选项正确. C、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D、氯化钾长期存在于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此题是对常见物质物质的特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主要是了解相关物质 的特性,并对相关的现象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氯化钡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只用一种试剂把 NaOH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则此种试剂与这三种物质混合要有明显的不同现象. 【解答】 解:只用一种试剂把 NaOH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则此种试剂与这三种物质混 合要有明显的不同现象, A、氯化钡溶液与这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 A不正确; B、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与盐酸混合产生气泡,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能鉴别出来,故 B正确; C、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变红,无法鉴别,故 C不正确; D、石蕊遇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变蓝,故无法鉴别,故 D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酸碱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能 很好的巩固学生的酸碱盐知识的应用. 10.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CO32﹣ B.常温下可用 Fe与 AgCl反应制取 Ag C.可用过量的 Cu( OH) 2除去 CuSO4溶液中少量的 H2SO4 D.分别将 Mg、 Fe、 Cu、 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考点】 证明碳酸盐;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实验方案评价题. 【分析】 A、碳酸盐、活泼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与氢气; B、金属与盐反应需要满足:单质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强、盐为可溶性盐; C、氢氧化 铜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D、将 Mg、 Fe、 Cu、 Ag放入稀盐酸中,镁、铁可与盐酸而铜、银不能与盐酸反应. 【解答】 解: A、活泼金属也可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氢气,因此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在未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时,不能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CO32﹣ ;故 A不正确; B、由于氯化银不溶于水,因此虽然铁的活动性比银强,但铁却不能与氯化银反应而得到银;故 B不正确; C、向混有少量的 H2SO4的 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Cu( OH) 2,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在除去硫酸同时不引入新 杂质,可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 C正确; D、分别将 Mg、 Fe、 Cu、 Ag放入稀盐酸中,由于铁、镁可与盐酸反应而铜、银不能与盐酸反应,无法判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故 D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 金属与酸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可与酸发生放出氢气;金属与盐反应时,既要考虑金属活动性强弱还要考虑盐的可溶性. 11.往 AgNO3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 AgNO Cu( NO3) Fe( NO3) 2 B. Cu( NO3) Fe( NO3) 2 C. Fe( NO3) 2 D. Fe( NO3) 3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铁>氢>铜>银,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铁粉过量,则溶液中的 AgNO Cu( NO3) 2全部被置换,滤液中只含有 Fe( NO3) 2. 【解答】 解: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铁>氢>铜>银,由现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可判断一定量的铁粉过量,则混合溶液中的 AgNO Cu( NO3) 2先 后被置换成金属银和铜,同时生成 Fe( NO3) 2;即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 Fe( NO3) 2; 答案: C. 【点评】 铁元素有 + +3价,铁在与酸或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中,只能形成 +2 价的铁称为亚铁. 12.某单质 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B. X是金属时, 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 X是金属时, Y一定比 X活泼 D. X、 Y都是金属时, Y一定比 X活泼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 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可知前面的金属比排在后面的金属要活泼,但是并不能得出前面的金属一定排在氢的前面,只有当准确判断出该单质是什么金属才可以确定其是否排在氢的前面. 【解答】 解: A、 “ 单质 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 不能判断出 X、 Y中任何一种物质组成,与氢前氢后无必然联系,所以无法判断其在氢的前与后;故此选项错误; B、 X是金属时,要置换出某溶液中的 Y,那么 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如氢气);故此选项正确; C、 X是金属时, 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 若 Y是金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X一定比 Y活泼; Y也有可能是氢气,故此选项错误; D、 X、 Y都是金属时, 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 X一定比Y活泼;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方法和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表的理解,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表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应用范围较广,是初中化学必须记忆的内容. 13.钢铁生锈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4Fe( OH) 2+2H2O+O2═Fe ( OH) 3.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 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xx-20xx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质检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淀生成,可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与酸、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 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元素周期表、金属活动性顺序、酸碱盐的溶解性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压强变小,气球胀大; D中烧杯的液体倒流入锥形瓶内。 选A 19.国土资源部 2017年 5月 18日宣布,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下图转化关系中:化合物 m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p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冰被国际公认为是石油、煤的替代能源 B. q一定是 CO2 C.通常状况下, r是一种液体 D. m与 n、 p与 n两个反应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 CO+3H2;结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元素的化合价、并计算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 解: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水,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得: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x的数值为 3,故方程式为: CH4+H2O CO+3H2; 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 A错误; B、反应中甲
小 ( 2) 如 图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 2分) 3. 某同学在 “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 A、 B、 C、 D、 E、 F、 G共 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实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为 s. (1)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打下 B
属于碱的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下同 )。 ( 2)可用作致冷剂的氧化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OH。 CO2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 1)属于碱的是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NaOH。 ( 2) 可用作致冷剂的 氧化物是 固体二氧化碳化学 式为 CO2 14. 元素周期表中,某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观察下列一组图片,看看哪个是在改革开放前流行的 ( ) 4月 1日起,按照国 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 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 新时代 ” 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0. 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