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纯菌种的培养内容摘要:

1、)母种的培养培养基的配制:多采用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克,蔗糖 50克,琼脂 20克,尿素 3克,水 1000毫升;按常规方法配制,调节 7,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纯菌种的分离与接种:选择新鲜、皮薄、肉白、质紧、有香味的成熟茯苓菌核作菌种,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移入接种箱内;月 75%的酒精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用滤纸吸干,用小刀切开,挑起中央白色茯苓肉一小块,放到培养基斜面上,然后放入 2530 度的恒温箱或培养箱中培养 57 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纯种。 (2)原种的培养母纯种培养成功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还要扩大繁殖培养原种。 原种的培养 2、基配方:小松木块 55%,松木屑 20%,米糠或麦麸 20%,蔗糖 4%,石膏粉 1%;加适量水,调节 6。 配制方法:先将木屑、米糠、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人松木块煮沸 30分钟,待松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本屑、米糖、石膏粉等倒入液中,拌匀;然后加入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 然后分装于 500毫升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即可接种。 接种方法: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选出黄豆粒大小的母菌种放入广口瓶原种中央,即为原种。 (3)栽培种的培养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为木块 66%,松木屑 10%,麦麸或细糠 21%,葡萄糖 2%,石膏粉1%,尿素 过磷酸钙 1%,加水适量,调 6。 配制方法同上。 将原种中的菌丝接到装有栽培料的广口瓶中,约 30天左右菌丝长满全瓶。 1 瓶斜面纯种可按 58 瓶原种,1 瓶原种可按 60瓶栽培种,1 瓶栽培种可接 23 窖茯苓。 选窖与备松木料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向阳坡地及未种过任何作物的生荒地、林地,冬季将窖挖好,窖长 80厘米,宽 45厘米,深30厘米,窖与窖的间距为 30厘米,开好排水沟。 以松木为栽培料,在农历 12月份砍下松树,去树杈,削去形成层的外皮,露出木质部,削皮留筋,锯成6080 厘米长的木段,堆码后干燥,约 40天后,无松脂分泌,木心干燥后即可接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