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xx秋)八上物理3-2熔化和凝固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C A.夏天吃雪糕凉爽 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 14. ( 11 孝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冬天,常看见人哈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深秋,有时早晨会看到草木上挂满白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C.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搽酒精退烧,是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 D.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吸热 15. ( 10 广安 )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 ,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B A. 华蓥山上的雪 ── 凝华 B.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 ── 凝固 C. 武胜秀观湖畔的雾 ── 液化 D. 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 ── 液化 16. (10咸宁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A. 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7.( 10 茂名)(多选题)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 — 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 — 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18. ( 10攀枝花)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B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 可见。人教版(20xx秋)八上物理3-2熔化和凝固练习及答案
相关推荐
装饰的以示除旧迎新或表达吉祥幸福的有很多表现形式的剪纸。 10.依据诗句 “ 长河落日圆 ” 描绘的意境,以 “ 落日 ” 为重点,扩展成一段不少于 50 字的描述性文字。 【答案】 渐渐升起 的暮霭托着一轮黄澄澄的落日,巨大的落日像一枚温润的圆玉,圆得温暖,圆得可亲,它镶嵌在暮色渐沉的地平线上。 徜徉在绵长悠远的黄河岸边,使人心中感到无限的苍茫。 11.根据所给材料,概括 “ 电子公民 ” 的
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④开始独立生活,自力更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下列行为属于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的有( ) ①明知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个耳环 ②妈妈偷看小芹的日记后,她故意一个星期没有理妈妈 ③面对爸爸的严厉,小谭愤然离家出走 ④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地说:“恶心。 ”妈妈追问:“什么是恶心。 ”“就是想吐。 ” 小玲喊道。 A、①② B
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解析】 本题结合具体语境考查由于读音相同造成的别字。 A项,胜 —圣。 “ 胜地 ” 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 圣地 ” 指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或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 五台山 ”
1海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 √) 1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 ) 2020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 ,进入了长寿国家。 (√) 2 2020 年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跃上了 30 万亿元的新台阶,位居世界第六。 () 2据有关资料显示,西部开发的水能资 源约 亿千瓦,占全国的 82%。 () 2我国第一座核电站 —— 秦山核电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