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解: A、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一些可溶的和不溶的杂质,是混合物,所以正确; B、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正确; C、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生活污染,所以正确;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所以错误. 故 选: D. 【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9.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水沸腾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会变化,改变的是分子间 的间隔. 【解答】解: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此项错误. B、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不是因为分子质量很少,是因为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此项错误. C、水沸腾是物理变化,分子的体积不会改变,此项错误. D、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此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10.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 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 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质子数为 70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为 77 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77 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简单分类;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由题意可知,卫星的数目为 77,其数目恰好与铱元素( I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根据 “ 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 ,由汉语名称 “ 铱 ” ,可知其元素种类. 【解答】解: A、根据 “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则铱原子的质子数为 77,故 A错误; B、只知质子 数,而不知中子数,故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不知,且一定不是 77,故 B错误; C、根据 “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 ,则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77,说法正确,故C正确; D、由汉语名称 “ 铱 ” ,可知其为金属元素,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 1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 A. HCHO B. CO2 C. NH3 D. CH4 【考 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从分子模型看,该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由原子的颜色和大小判断是三种原子,其中两个相同的原子,根据这几个条件逐一判断下面四个选项,符合上述条件就是正确的. 【解答】解: A、 HCHO分子由三种原子构成,四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符合条件,此项正确. B、一个 CO2由三个原子构成,且只有两种原子,故此项错误. C、 NH3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一个分子里含有四个原子,有三个相同的氢原子,故此项错误. D、甲烷分子也是由两种原子构成,一个分子里含有五个原子,故 此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同学们要学会看粒子的模型图,能从中分析出粒子的原子构成,并能写出其化学式.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1个氖原子 Na B. +2价的铁元素 Fe+2 C. 4个氢分子 4H D. 3个硝酸根离子 3NO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及符号的写法解答.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注明所带电荷数和正负号,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加数字 表示分子个数,价标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注明正负号和数字. 【解答】解: A、一个氖原子符号为 Ne,故 A错误 B、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2价的铁元素符号为 C、 4个氢分子符号为 4H2,故 C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 3个硝酸根离子符号为: 3NO3﹣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 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3. “ 瘦肉精 ” 的化学式为( C6H19OCl3N2).下列有关 “ 瘦肉精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瘦肉精 ” 属于有机物 B. “ 瘦肉精 ” 含有 31个原子 C. “ 瘦肉精 ” 属于氧化物 D. “ 瘦肉精 ”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 【分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 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 【解答】解: A、 “ 瘦肉精 ” 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B、应该是 1个 “ 瘦肉精 ” 分子中含有 31个原子.错误; C、 “ 瘦肉精 ” 中含有五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D、 “ 瘦肉精 ” 中含有五种元素,氯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 CaCl2+CO2+H2O═CaCO 3↓+2HCl B.用稀硫 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 Cu+H2SO4═CuSO 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4Fe+3O2 2Fe2O3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O3 CaO+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 CO2和 H2O生成碳酸,碳酸不能制取盐酸,因为弱酸不能制取强酸,所以反应不能进行; B、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违背客观事实,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而非氧化铁; D、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 【解答】解: A、弱酸不能 制取强酸,所以反应不能进行,故 A错误; B、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反应不能进行,故 B错误; C、违背客观事实,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其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故 C错误;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O3 CaO+CO2↑ ,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且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15.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 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压轴实验题.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判断; B、除铁粉以外,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也是黑色的; C、根据提供可知,还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等; D、从 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考虑. 【解答】解: A、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是正确的; B、因此反应也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它们也是黑色的,所以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正确; C、由题意可知,此反应中的生成物可能有铁粉和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所以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所有证明一定有铁生成的说法是错误的,故 C错误 D、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故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考查常 见物质的性质,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二、化学填空题(本题包括 4小题,每空 2分,共 4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6.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 ( 1) 2个氢原子 2H . ( 2)五氧化二氮分子 N2O5 . ( 3)食盐水中的溶质 NaC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